[发明专利]一种用于PCB设计的实时监测信号跨平面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98430.0 | 申请日: | 2023-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7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吕坤泽;荣世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刘庆国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pcb 设计 实时 监测 信号 平面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于PCB设计的实时监测信号跨平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T1:电源模块布局规划的步骤,该步骤中对电源模块布局进行规划,完善负片层规划,包括电源层面规划和地层规划;
步骤T2:选取参考平面的步骤,该步骤中选取当前走线层的相邻负片层为参考平面,并记录参考平面的图形为S1;
步骤T3:对S1图形进行识别的步骤,该步骤中识别S1图形内是否有中空区域;
若是,则记录中空区域为S2;若否,则检测流程结束,输出“参考平面完整”结果;
步骤T4:走线信号判断是否重叠的步骤,该步骤中选取当前正在走线的信号,记录走线路径图形W,并将W实时映射到S2上,进行对比分析并判断是否有重叠;
若是,则实时地生成检测信息报告,记录并高亮走线路径图形W上的重叠区域A为红色,若否,则暂不反馈任何信息,颜色保持不变;
步骤T5:根据实时走线上被高亮的具体位置,调整当前的走线路径;
步骤T6:当参考层有两层时,重复步骤T2-T5的检测流程,汇总检测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PCB设计的实时监测信号跨平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T1中:
对电源模块进行布局,同时将电源层一并规划完成,包括每种电源的宽度,铜皮的面积,除电源层之外的地层也规划完成,并对应做好相应区域的层面挖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PCB设计的实时监测信号跨平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T2中:
选择当前正在走线的信号层,根据PCB叠层先设定该信号层的相邻层作为参考平面;如果当前的信号层是表层,则参考平面只有一层;而如果当前信号层在内层,且相邻的两层不是信号层时,参考平面存在两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PCB设计的实时监测信号跨平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T3中:
选择参考平面图形记录下来,检测记录下的图形中是否有中空区域;若否,则说明参考平面完整且连续,信号参考的平面完整,不存在跨平面的风险;若有中空区域,则记录中空区域的图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PCB设计的实时监测信号跨平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T4中:
识别当前信号层正在走线的信号,将其路径实时记录并映射到中空区域上,检查信号路径是否与中空区域有交集,若存在交集,则高亮信号路径上有交集的那段路径,以红色提醒PCB工程师注意此处走线参考的平面不完整;若尚未存在交集,则不改变任何信息。
6.一种用于PCB设计的实时监测信号跨平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层叠记录模块,该模块用于通过识别当前叠层中的走线层,确定当前走线层的相邻地层或相邻电源层,然后标记相邻地层或相邻电源层为参考层,并记录下参考层的图形传递给第一检测模块;
第一检测模块,该模块用于读取参考层图形,检测图形中是否有中空区域,并将结果传递给筛选记录模块;
筛选记录模块:根据第一检测模块的检测信息,存在中空区域时,用于筛选出其中的中空部分,并将其记录下来,传递给第二检测模块;
信号记录模块,该模块用于识别正在操作的信号名,读取该信号名的本层路径,将其记录,传递给第二检测模块;
第二检测模块,收到筛选记录模块和信号记录模块信息后开始检测二者是否存在交集,将检测结果传递给检测信息处理反馈模块;
检测信息反馈模块,该模块用于根据检测结果,若存在交集,则高亮信号路径的交集部分为红色,若不存在交集,则不提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PCB设计的实时监测信号跨平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择层叠记录模块包括:
层叠选择单元:选择当前操作的信号层的相邻地层或相邻电源层,罗列在列表中,根据实际叠构确认参考层面,可以多选;
层叠记录单元:将选择的结果保存,并记录参考层的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84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