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新能源商用车用集成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7091.4 | 申请日: | 202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1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董开雷;李晨;付志强;吕平平;宋朋;魏春德;赵士英;许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庆骞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新能源 商用 集成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新能源商用车用集成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集成控制技术领域。集成控制系统包括高压充配电电路、DC/DC模块、电机控制电路和主控制板;高压充配电电路输入端连接动力电池,输出端连接负载设备;电机控制电路,设置有预充电电路、放电电阻、电机控制模块和电流传感器;所述主控制板,设置有若干个驱动电路、若干个检测电路、若干电压采样电路、若干电流传感器供电和采样电路;主控制板用于接收整车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信息,控制接触器闭合或断开,并反馈接触器状态。该系统可以对电路进一步集成,能够兼容多支路动力电池,降低车辆因电池支路故障抛锚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新能源商用车用集成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辆的普遍推广,加速了商用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进程。新能源商用车的行业发展方向是集成化和高功率化,因此,新能源商用车的高压电器件向一体化和高压化发展,控制器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集成升级。
目前新能源商用车常用的高压集成控制器仅简单实现了DC/DC模块、DC/AC油泵控制模块、DC/AC油泵控制模块、电机控制模块、空调、暖风和除霜配电电路机械结构的集成,且没有集成全功能的高压配电箱。高压箱和集成控制器之间仍需高压线束连接,造成整车布置空间大,高压部件质量重、成本高的问题。
并且随着市场新能源商用车高续驶里程需求,动力电池电量增加,动力电池采用外部并联方案,目前的集成控制器无法兼容多支路电池输入,限制了车辆的续驶里程。当车辆电池故障时,无法主动切断故障电池支路电路,导致车辆直接抛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新能源商用车用集成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设计一种智能新能源商用车用高压集成系统,实现保险功能复用,对电路进一步集成,能够兼容多支路动力电池,可以提高新能源商用车高压部件的集成度,降低重量,提高集成控制器功率密度,提高产品的通用性,降低车辆因电池支路故障抛锚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新能源商用车用集成控制系统,包括高压充配电电路、DC/DC模块、电机控制电路和主控制板;高压充配电电路输入端连接动力电池,输出端连接负载设备;DC/DC模块输出正极接口与蓄电池电连接,DC/DC模块输出负极接口与集成控制器壳体连接;电机控制电路,设置有预充电电路、放电电阻、电机控制模块和电流传感器;所述主控制板,设置有若干个驱动电路、若干个检测电路、若干电压采样电路、若干电流传感器供电和采样电路;主控制板用于接收整车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信息,控制接触器闭合或断开,并反馈接触器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充配电电路,包括2路及以上电池正和电池负输入回路、2路充电口输入回路、至少1路电池加热输出回路、电动空调输出回路、电除霜输出回路、电暖风输出回路,还包括电流传感器、手动维修开关、K1~K10高压直流接触器和FU2~FU6高压熔断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传感器安装在电池正输入回路上,电池正输入回路包括电池正1输入支路和电池正2输入支路;电流传感器1位于电池正1输入支路,电流传感器2位于电池正2输入支路。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负输入回路设置有主负接触器,主负接触器包括K1接触器和K2接触器,电池负输入回路包括电池负1输入支路和电池负2输入支路;K1接触器通过铜排连接在电池负1输入支路上,K2接触器通过铜排连接在电池负2输入支路上。
更进一步的,两个手动维修开关为MSD1和MSD2,充电口包括充电口1和充电口2;手动维修开关内部连接高压熔断器,拔开后断开整个高压电路;MSD1通过铜排连接在放电总电路上,MSD2与K5接触器通过铜排连接形成充电口2电路。MSD1所在放电总电路与MSD2所在充电口2电路为并联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70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