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瑕疵智能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88613.4 | 申请日: | 2023-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0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潭;丁磊;张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福工业缝纫机(张家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6 | 分类号: | G01N33/36;G06T7/00;G06V10/75;G06V10/774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吴筱娟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瑕疵 智能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织物瑕疵智能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识别技术领域,对目标织物的生产标签进行识别生成织物识别信息,激活织物生产数据库模块,进行花色匹配获取匹配样本数据集,输入瑕疵检测模型中得到样本检测指标参数,构建第一检测门限,获取机器瑕疵率,构建第二检测门限,获取多个瑕疵检测方案进行方案迭代寻优,获得最优瑕疵检测方案,对所述目标织物进行瑕疵检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织物的瑕疵检测方法智能度不足,多依靠人员依据经验逐个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低且检测结果精准度不足的技术问题,通过针对目标织物确定最优检测方案,执行方案确定检测结果,实现了织物瑕疵的智能化精准高效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织物瑕疵智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保障纺织品的生产质量,待生产加工完成后需对织物进行质量检测,确定瑕疵品,其中瑕疵品数量越多,瑕疵度越高,会对织物的价值造成反向影响。因此对于织物的瑕疵检测尤为重要,织物生产加工过程中,瑕疵的出现无法避免,应尽可能降低瑕疵率,使得进行瑕疵检测时需保障瑕疵检测的准确率与效率。现如今,传统的检测方式主要通过人工检测,或辅助机器进行识别,对工作环境与作业任务有一定的要求,当前的瑕疵检测方案无法满足检测需求,有待进行进一步提升优化。
现有技术中,对于织物的瑕疵检测方法智能度不足,多依靠人员依据经验逐个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低且检测结果精准度不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织物瑕疵智能检测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于织物的瑕疵检测方法智能度不足,多依靠人员依据经验逐个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低且检测结果精准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织物瑕疵智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织物瑕疵智能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织物识别设备对目标织物的生产标签进行识别,生成织物识别信息,其中,所述织物识别信息包括花色识别信息和生产机器信息;
激活织物生产数据库模块,将所述花色识别信息与织物生产数据库进行花色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得到匹配样本数据集;
将所述匹配样本数据集输入瑕疵检测模型中,得到样本检测指标参数,根据所述样本检测指标参数构建第一检测门限;
获取预设时间窗口内所述生产机器信息对应的机器瑕疵率,根据所述机器瑕疵率构建第二检测门限;
基于用户需求信息获取多个瑕疵检测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门限和所述第二检测门限对所述多个瑕疵检测方案进行迭代寻优,获得最优瑕疵检测方案;
根据所述最优瑕疵检测方案对所述目标织物进行瑕疵检测。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织物瑕疵智能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信息识别模块,所述信息识别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织物识别设备对目标织物的生产标签进行识别,生成织物识别信息,其中,所述织物识别信息包括花色识别信息和生产机器信息;
信息匹配模块,所述信息匹配模块用于激活织物生产数据库模块,将所述花色识别信息与织物生产数据库进行花色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得到匹配样本数据集;
第一检测门限构建模块,所述第一检测门限构建模块用于将所述匹配样本数据集输入瑕疵检测模型中,得到样本检测指标参数,根据所述样本检测指标参数构建第一检测门限;
第二检测门限构建模块,所述第二检测门限构建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间窗口内所述生产机器信息对应的机器瑕疵率,根据所述机器瑕疵率构建第二检测门限;
方案寻优模块,所述方案寻优模块用于基于用户需求信息获取多个瑕疵检测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门限和所述第二检测门限对所述多个瑕疵检测方案进行迭代寻优,获得最优瑕疵检测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福工业缝纫机(张家港)有限公司,未经百福工业缝纫机(张家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86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