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页岩原位开采含油率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075661.X | 申请日: | 2023-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5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冯利鸿;王磊;杨栋;张弛;朱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L1/02 | 分类号: | B01L1/02;G01N5/04;B01L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匠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568 | 代理人: | 蔡靖 |
| 地址: | 030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页岩 原位 开采 含油率 检测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地下非常规资源高效与清洁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页岩原位开采含油率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有模拟检测仓,还包括:干馏检测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模拟检测仓的内部;所述干馏检测架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加热柱,所述中心加热柱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中心加热柱的外侧间隔设置有环形冷却壁,所述环形冷却壁的内部设置有循环冷却管路。本发明对油页岩样品进行检测时,通过压动检测架上的液压伸缩杆会推动环形压块压缩环形储存仓中的油页岩样本,以模拟其处于地层中受到的压力和温度环境,使油页岩可以在原位状态下的压力和温度中进行检测,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判断原位状态下的油页岩含油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非常规资源高效与清洁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页岩原位开采含油率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对原位状态下油页岩开采过程中的含油率进行准确判定。
背景技术
油页岩含油率测定现大都采用铝甄低温干馏方法,此种方法一般是用于地面干馏开采油页岩时进行检测测定,而目前大部分油页岩都采用原位开采技术,对油页岩样品储层进行高温加热,将油页岩中的固体干酪根转换为液态烃,再通过传统的石油天然气钻井采油工艺将液态烃从地下开采出来,相较于干馏开采整体污染和能耗更低。
申请号为CN201910130347.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油页岩含油率自动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测定装置包括铝甄样品罐、加热装置、除水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用于容纳铝甄样品罐的加热舱,加热舱内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除水装置包括接收器、接收器油浴装置、进气管和干燥管;所述的铝甄样品罐通过耐高温管与接收器相连,并在耐高温管上设置有电动阀;所述接收器分别通过管与进气管、干燥管相连,并在接收器与进气管、干燥管的连接用管上设置有电动阀。其通过收集油页岩干馏产物并进行水分分析以测定油页岩的含油率,但该装置只能在常压环境下对油页岩进行含油率进行检测。
但是由于油页岩进行原位开采时仍然为处于对应深度的地下岩层中,其处于地层中受到的压力和温度环境与地面上具有较大的差别,若在地面上的常规环境中对油页岩样品进行加热干馏检测,产生的数据与具体开采时会具有较大的差别,无法判断原位状态下的油页岩含油率,难以为原位开采提供有效的参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油页岩原位开采含油率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在地面上的常规环境中对油页岩样品进行加热干馏检测产生的数据与具体开采时会具有较大的差别,无法判断原位状态下的油页岩含油率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页岩原位开采含油率检测装置,包括有模拟检测仓,还包括:
干馏检测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模拟检测仓的内部,所述干馏检测架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加热柱,所述中心加热柱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中心加热柱的外侧间隔设置有环形冷却壁,所述环形冷却壁的内部设置有循环冷却管路;
冷凝套筒,嵌套滑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环形冷却壁的内侧,所述冷凝套筒的外壁与所述环形冷却壁相互贴合,所述冷凝套筒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承载套,所述中心承载套的内壁贯穿设置有多个导通通孔,所述冷凝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储存仓;
储存套筒,嵌套滑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中心承载套的内侧,所述储存套筒的中间设置有中心加热套,所述储存套筒通过所述中心加热套与所述中心加热柱相互贴合连接,所述储存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环形储存仓,所述储存套筒的外壁贯穿设置有多个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导通通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环形储存仓通过所述连接通孔和所述导通通孔与所述冷凝储存仓相互连通;
压动检测架,设置于所述干馏检测架的正上方,所述压动检测架的中间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底部设置有环形压块,所述环形压块与所述环形储存仓之间尺寸相互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56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