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多制式铁路车辆的地上智能升降式站台屏蔽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75582.9 | 申请日: | 202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0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谢红太;王伟;朱宝红;马敬武;孙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2 | 分类号: | B61B1/02;E06B3/44;E05F15/40;E05F15/665;E05D15/16;E05D15/24;E05B47/00;E05B6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制式 铁路车辆 地上 智能 升降 站台 屏蔽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制式铁路车辆的地上智能升降式站台屏蔽门,主要包括门扇体、屏蔽门起升系统、防护高度补偿伸缩系统、屏蔽门单元组合连接机构、屏蔽门保护系统及联动控制单元。其中屏蔽门起升系统包括布设在所述门扇体左右对称设置的驱动起升机构、夹紧连接机构、起升限位机构;防护高度补偿伸缩系统为站台防护高度可无级调节的玻璃板伸缩机构,屏蔽门保护系统安装布设在站台边缘位置,用于保护站台屏蔽门处于下降位工作状态时屏蔽门上方过人踩踏保护。该装置对既有站台改造工程较小,投资耗费低,能够有效满足多网融合背景下多制式车辆不同位置及尺寸限定要求的到站停车旅客上下乘的站台门智能对位开闭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站台土建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制式铁路车辆的地上智能升降式站台屏蔽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体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阶段。基于区域“网络化运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集约利用”等特点,构建适应我国多层次轨道交通一体化运营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模式,实现“一体运营、一体管理、一体服务”的目标。
站台屏蔽门系统是设置在站台边缘、将乘客候车区与列车运行区相互隔离,并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启和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一般有全高、半高、密闭和非密闭之分,简称屏蔽门或站台门。当列车到达和出发时,屏蔽门可自动开启和关闭,将行车空间与乘客候车空间做一个机械化的隔离,为乘客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在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背景下,由于列车车型众多,不同车型的车门布置位置不同等诸多因素,导致现有固定开门位置的站台门难以适应多制式车辆不同车型的需求,同时诸如大部分高速铁路及城际铁路站台未设置站台屏蔽门,对于行车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授权公告号为CN111547071B,发明名称为“一种开门位置可调的高铁站台门”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开门位置可调的高铁站台门,涉及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站台屏蔽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开门位置可调的高铁站台门,包括若干在站台边缘沿站台长度方向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的彼此相连的固定门框,每个固定门框内设有若干活动单元,活动单元包括活动门、第一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分别位于活动门两侧,所述活动单元和固定门框之间设有彼此相匹配的第一固定装置,相邻的活动单元之间还设有第二固定装置。该专利技术仅能够解决一定误差范围内不同车型无法调整开门位置的问题,对于立柱位置的列车停靠开门上下乘,仍然不能得到解决;所述活动门在单元立柱范围内,移动和稳定固定的功能之间进行变换,安装稳定性及实用性不足。
授权公告号为CN111775965B,发明名称为“一种下置驱动的错层式高铁站台门”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下置驱动的错层式高铁站台门,包括沿站台方向连续布设的若干活动门单元组,每个活动门单元组包括关闭状态时顺序排列的第一活动门、第二活动门、第三活动门和第四活动门;第一活动门和第三活动门布设于第一排,第二活动门和第四活动门布设于第二排;第一活动门和第三活动门的驱动装置设置于第一排底部且上下错层,第二活动门和第四活动门的驱动装置设置于第二排底部且上下错层;第一活动门和第四活动门被配置为可在其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向其所在活动门单元组中央位置移动1个或2个活动门宽度;第二活动门和第三活动门被配置为可在其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其左侧或右侧移动1个活动门宽度。该专利技术采用错层式开门方式,存在各屏蔽门地段空间宽度不一致,不能很好的实现旅客上下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采用下侧多个带传动系统错层式驱动开门驱动方式,占用空间较大,同时最两侧屏蔽门单元驱动带传动系统布设距离较远,工作稳定性、灵敏度及精准度大幅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55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