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胃癌治疗的肿瘤新抗原筛选方法和新型纳米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072867.7 申请日: 2023-01-28
公开(公告)号: CN116359509A 公开(公告)日: 2023-06-30
发明(设计)人: 梁辉;刘斗;沈琦;程小涛;刘欣宇;章燕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思萃免疫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68 分类号: G01N33/68;A61K39/00;A61K39/385;A61K39/39;A61P1/00;A61P35/00;G01N15/14;C12N15/85
代理公司: 苏州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3 代理人: 李凤娇
地址: 215412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胃癌 治疗 肿瘤 抗原 筛选 方法 新型 纳米 疫苗 制备 应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胃癌治疗的肿瘤新抗原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胃癌患者肿瘤组织样本的收集、全外显子组测序(WES)、RNA测序、序列的表位预测、新抗原预测、新抗原免疫原性的体外评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因子的情况和IFN-γELISPOT测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胃癌治疗的肿瘤新抗原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新抗原免疫原性的体外评估步骤中,包括将冷冻的人PBMC解冻并在添加有10%FCS的AIM-V培养基中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25ng mL-1IL-7(PeproTech)在第2天加入20U ml-1IL-2(PeproTech),每3天更换一半含有细胞因子的培养基,将2×105个PBMC接种在含有单个肽(25μg mL-1)的96孔细胞培养板中并孵育过夜,使用无肽培养基(PBS)和刺激性植物凝集素(PHA)分别用作阴性和阳性对照,对于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体外刺激,刺激1天后,收集细胞用于进一步的免疫分析,检测细胞因子的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胃癌治疗的肿瘤新抗原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因子的步骤中,包括根据流式多因子检测技术(CBA)产品说明书(BDBiosciences)在体外利用合成的突变多肽刺激后细胞上清液中的IFN-γ浓度,无肽培养基(PBS)和刺激性植物凝集素(PHA)分别用作空白(阴性)和阳性对照,将样品使用CytoFLEXLX流式细胞仪(Beckman Coulter)检测并分析数据,将合成的突变肽混合在一起刺激PBMC,对PBMC样品中的CD8+和IFN-γ的变化进行检测和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胃癌治疗的肿瘤新抗原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IFN-γELISPOT测定步骤中,对于体外预刺激的PBMC,在用载有相应多肽的经辐照的自体PBMC过夜刺激后,使用IFN-γELISPOT试剂盒(达科为)评估T细胞释放的IFN-γ的分泌,包括预刺激PBMC(每孔105个细胞)和装载有相应肽(1-20μg mL-1)的经辐照自体PBMC以一式三份添加到孔中,在AIM-V培养基中孵育18-20小时,洗涤后,加入稀释的检测抗体,37℃孵育1小时,然后将链霉亲和素-HRP(1:100稀释)和3-氨基-9-乙基咔唑溶液混合物依次加入每个孔中,在室温下将板在黑暗中保持约20分钟后,加入去离子水以终止反应,在ELISPOT读取器(Cellular Technology Inc)下扫板,并使用ELISPOT软件(AID)分析数据。

5.一种用于胃癌治疗的新型纳米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连接肽的选择、PLGA纳米微球制备、纳米微球负载的蛋白的制备、SYNZIP1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抗原连接合成特异性多肽、ACTI新型纳米疫苗的制备、ACTI新型纳米疫苗的活性验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胃癌治疗的新型纳米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肽为SYNZIP1/SYNZIP2组合,所述SYNZIP1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SYNZIP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SYNZIP2核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SYNZIP2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胃癌治疗的新型纳米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LGA纳米微球制备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20mg SYNZIP2(sulfo-SMCC)交联活化反应、核酸分子CpG(CpG ODN1018)10mg与sulfo-SMCC交联反应、将CpG核酸分子和SYNZIP2接头偶联于PLGA纳米微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思萃免疫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思萃免疫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28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