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色标志灯配光镜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70395.1 | 申请日: | 2023-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7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施凯文;沈亮涵;申露华;黄梦桃;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1/12 | 分类号: | F21V1/12;B29D11/00;F21V1/26;F21W104/00;F21W10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周玉玲 |
| 地址: | 54502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标志 灯配光镜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双色标志灯配光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色标志灯配光镜及其制造方法,包括注塑成型的黑玻与白玻,黑玻上设有用于形成标志图案的镂空区域;白玻上对应所述镂空区域形成增厚凸起区;增厚凸起区从黑玻的正面嵌入所述镂空区域;黑玻上的非镂空区的背面设有拔模斜面,拔模斜面通过平台段过渡至镂空区域的边缘,平台段的厚度等于增厚凸起区的厚度,使得黑玻与白玻的交接处形成平角。按照设计好的白玻结构与黑玻结构进行双色注塑成型,对黑玻的镂空区域进行喷漆,由于黑玻与白玻的交接处形成平角,避免了积漆,积漆位置转移至黑玻背面,即拔模斜面与平台段的交接处。本发明通过积漆位置转移,同时提高了外观质量与粘接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双色标志灯配光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色标志灯配光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车型标志灯配光镜的常规设计中,有通过镭雕后形成logo透光区域的单色注塑成型工艺,也有省去镭雕工艺的双色注塑成型工艺。双色成型工艺由透光树脂形成标志灯配光镜的前面盖(白玻),非透光树脂形成遮挡光路的内层(黑玻),内层镂空logo形状即形成logo透光区域。
目前,为降低零件的生产成本,市面上的标志灯配光镜均使用双色注塑成型工艺取代费用高昂的单色注塑后处理镭雕工艺。现有的标志灯配光镜双色拼接结构大多为白玻背面增加一层镂空logo形状的黑玻,为使配光镜后处理喷漆能均匀的附着logo及周边区域,logo周圈黑玻设计拔模角度形成45°尖角,参考图1所示,这种设计有如下明显缺陷:喷漆过程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油漆会聚集在logo周圈E处(图1),不同程度的积漆使零件镀铬后出现较为明显的外观缺陷,积漆严重的位置会看到白边,使得logo边界不连续,极大的影响了静态感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双色标志灯配光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色标志灯配光镜,包括注塑成型的黑玻与白玻,黑玻上设有用于形成标志图案的镂空区域;白玻上对应所述镂空区域形成增厚凸起区;所述增厚凸起区从黑玻的正面嵌入所述镂空区域;黑玻上的非镂空区的背面设有拔模斜面,所述拔模斜面通过平台段过渡至镂空区域的边缘,使得黑玻的非镂空区域通过所述平台段与白玻的增厚凸起区拼接在一起,并且平台段的厚度等于增厚凸起区的厚度,使得黑玻与白玻的交接处形成平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色标志灯配光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计白玻的厚度d0与黑玻的厚度d2;
设计黑玻结构:按照标志图案设计黑玻的镂空区域,并在黑玻的非镂空区域的背面设计拔模斜面与平台段,拔模斜面通过平台段过渡至镂空区域的边缘;
设计白玻结构:在白玻的背面设计对应匹配所述镂空区域的增厚凸起区,增厚凸起区的厚度等于平台段的厚度,使得增厚凸起区嵌入镂空区域后黑玻与白玻的交接处形成平角;
设计增厚凸起区的厚度d1与平台段长度l;
按照设计好的白玻结构与黑玻结构进行双色注塑成型,得到黑玻-白玻拼接结构;
对黑玻的镂空区域进行喷漆,由于黑玻与白玻的交接处形成平角,避免了积漆,积漆位置转移至黑玻背面,即拔模斜面与平台段的交接处。
进一步的,对喷漆后的镂空区域镀覆金属层,使得镂空区域在不亮灯状态下呈现金属色。
进一步的,按照能够使所用注塑材料满足强度要求的最小壁厚,设计白玻的厚度d0与黑玻的厚度d2。
进一步的,按照不发生缩印的壁厚要求设计所述增厚凸起区的厚度d1:增厚凸起区的厚度d1应不小于1mm,且不大于0.6d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0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