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调控水稻培养壮苗并提高秧苗抗寒性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60141.1 | 申请日: | 2023-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7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周智;夏茂;周南;董敏芳;程鸣;唐承柱;周诚;董航;盖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田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立德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7/04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控 水稻 培养 壮苗 提高 秧苗 抗寒性 方法 | ||
1.一种光调控水稻培养壮苗并提高秧苗抗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蓝光和红光光源照射下同时使用远红光和黄绿光对秧苗生长阶段的水稻进行补光协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蓝光波长为430nm~470nm,光强为250~300μmol m-2s-1;
所述红光波长为610nm~650nm,光强为250~300μmol m-2s-1;
所述远红光波长为720nm~770nm,所述黄绿光波长为530nm~560nm,所述远红光与黄绿光的光强比为(0.2~5):1,所述远红光与黄绿光光强均为100~750μmol m-2s-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单日光照时间为8~13h;所述秧苗生长阶段为水稻的秧苗出芽至15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稻于秧苗出芽至5日,远红光与黄绿光的光强比为(0.2~1):1,补光光场光强为100~250μmol m-2s-1,单日补光时间为8~10h。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稻于秧苗出芽至6-10日,所述远红光与黄绿光的光强比为(1.5~2.5):1,补光光场光强为250~450μmol m-2s-1,单日补光时间为10~12h。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稻于秧苗出芽至11-15日,所述远红光与黄绿光的光强比为(3~5):1,补光光场光强为450~750μmol m-2s-1,单日补光时间为10~13h。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光、蓝光固定光照时长为10-13h。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与秧苗生长阶段水稻幼苗基质表面的距离不小于0.40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的培养温度为25±5℃,相对湿度为5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田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立德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田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立德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601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