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压石墨件表面电镀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58743.3 | 申请日: | 2023-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8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史兴岭;通旭强;陆建辉;王世凯;银龙;裴洪浩;徐玲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南通麦特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3/12 | 分类号: | C25D3/12;C25D5/54;C25D7/00;C25D21/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李寰 |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压 石墨 表面 电镀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物体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热压石墨件表面电镀镍方法,将石墨件在无水乙醇中超声除油;将除油后的石墨件置于硬质酸锌‑无水乙醇溶液中浸渍封孔,取出风干;将封孔后的石墨件在稀盐酸溶液中浸渍活化,水洗;活化后在电镀液中电镀镍,处理结束后水洗即可。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无需特殊药品进行化学活化,可实现热压石墨件表面的均匀快速电镀镍,镀层与基体具有良好的结合性,避免多孔石墨基体吸收腐蚀性氯离子,适用于大批量连续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体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热压石墨件表面电镀镍方法。
背景技术
热压石墨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润滑性、耐高温、耐腐蚀性能,是高温密封垫圈、导电刷、溶液电极、冶炼电极、电火花加工电极等较为苛刻服役环境下的优选材料。世界上天然石墨的储量十分丰富,且人工合成石墨的技术日益改善,因此进一步提升石墨材料的性能,扩大其应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然而,在一些高端应用领域,如电机电刷、不透垫圈、微波吸收器件等,石墨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缺点,如表面易风化剥落、强度低、硬度低、耐磨性差、孔隙率高、材料连接困难等。
表面处理可以在保持石墨良好性能的同时,改善其不足,最大程度上挖掘其应用潜力。其中,镀镍可以使石墨表面金属化,在保持良好耐热性、耐蚀性、导热导电性的同时,改善其抗高压渗透、赋予其良好的钎焊连接性,因此石墨表面镀镍在高温不透垫圈、电机电刷、换向器电刷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开展相关领域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现有研究大都集中在石墨粉、膨胀石墨件表面镀镍,而非膨胀石墨粉热压成型件的表面状态与之截然不同,镀镍工艺的相关研究也较为稀少。目前已知,可以通过化学镀方法,即先用钯(Pd)活化然后施镀,来制备镍层;也可通过电沉积铁(Fe)活化而后采用化学镀制备镍层;也可通过双氧水、高锰酸钾活化然后电沉积镍层。然而上述方法都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化学镀镍前处理复杂,成本高,化学镀镍层导电性与电镀镍层有较大的差距,不适用于必需优良导电性的高端产品;电沉积液以硫酸镍为主盐,pH较高,且没有使用Ni阳极,溶液Ni2+浓度不能得到稳定的保持,不能实现大规模、连续、自动化生产;石墨件孔隙率普遍较高,前处理及镀镍过程中,酸液渗入基体,腐蚀性离子,如氯离子,经过高温烘烤也不能去除,降低涂层结合强度,并逐步对镀层造成腐蚀,使之粉化,对长期服役零件的安全性构成严重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压石墨件表面电镀镍方法,本方法的工艺过程简单,经济实用,可获得性能优良的纯镍镀层,镀液配方简单,维护方便,可实现连续生产,腐蚀介质无残留。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压石墨件表面电镀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除油:将石墨零件在无水乙醇中超声除油,风干;
步骤(2)封孔:将零件置于硬质酸锌-无水乙醇溶液中浸渍封孔,取出风干;
步骤(3)活化:将零件在稀盐酸溶液中浸渍活化,水洗;
步骤(4)镀镍:在电镀液中电镀镍、水洗即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清洗过程中无需加热;处理过程中无水乙醇必须完全没过碳件,然后施加超声波,清洗时间为5分钟以上;超声结束后,将样品取出,等待无水乙醇自然风干或者可通过温风吹干。
表面除油是电镀化学镀必要环节,热压石墨件由于成型温度高达300-600℃或更高,表面存在明显油污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可以通过有机溶剂清洗而得的清洁表面。另一方面,热压石墨件的强度不及陶器材,表面更是有大量易剥落的碳颗粒,通过超声作用,预先清除表面结合不强的颗粒,有利于保护镀液、改善镀层的结合力。
步骤(2)中,浸渍液由硬脂酸锌溶于无水乙醇而成,其中硬质酸锌的浓度宜控制在5-15g/L,溶液的温度宜控制在60℃以上,以保持清澈,避免胶化,浸渍时间控制在10-3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南通麦特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技大学;南通麦特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8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