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型材煲模废液零排放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47174.2 | 申请日: | 2023-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1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芳;比基·布瑞连斯·曼巴;张彬辉;沈彦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F7/46 | 分类号: | C01F7/46;C23G1/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金杜智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511 | 代理人: | 葛天祥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型材煲模 废液 排放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废液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型材煲模废液零排放工艺。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型材煲模废液零排放工艺,其能通过依次进行结晶析出、固液分离、压滤干燥、精馏回用,以及碱补充这五步操作的方式,使得:1、从煲模废液回到煲模液的过程中,没有排放物,更加环保节能;2、煲模废液中铝的去除率相对较高,因此该处理工艺的有效周期相对较长,整体工艺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液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型材煲模废液零排放工艺。
背景技术
铝型材煲模废液,指的是铝型材挤压模具内残留的铝,和高浓度碱液反应后产生的废液,该处理操作的目的是对铝型材挤压模具进行清洗。
煲模液长期使用,即为煲模废液,其中的变化就是氢氧化钠的浓度不断降低、铝离子含量不断升高,后者达到50-70g/L时,反应速度就明显不合格了,此时就是煲模废液了,需要对其进行处理。换言之,煲模废液的组成大体是:氢氧化钠、偏铝酸钠、铝离子,以及氢氧化铝。
现有常见的煲模废液处理方法之一,就是跟氧化工序产生的废酸中和。这种处理方式的缺点是:1、氧化工序产生的废酸量相对较少,不够用;2、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反而增加了成本。
因此,最新的、相对更有经济价值的处理方法,就是废液制取相对较贵的偏铝酸钠。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9205647A,公开日为2019.01.15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利用煲模废液制备偏铝酸钠的方法。
其中包括:加热步骤、取铝加工厂的浓度为15-25%的煲模废液,加热至温度60-95℃,得到高温煲模废液;过滤步骤、将高温煲模废液输送至板框压滤机进行过滤,除去杂质,滤渣外排,得到偏铝酸钠滤液;浓缩及干燥步骤、将偏铝酸钠滤液进行蒸发浓缩处理,得到蒸发浓缩液;将蒸发浓缩液输送至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制成固体偏铝酸钠产品。
最终,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废液排放、污染环境等问题,又使得偏铝酸钠资源化利用,节能环保,变废为宝。
但是,该煲模废液处理方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至少还存在以下2个相对明显的不足之处,换言之,即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处理过程中还是会产生大量的滤渣和蒸发液,不能满足零排放或近似于零排放的标准要求。
2、煲模废液中各成分转化为偏铝酸钠的比例不高,因此该批次煲模废液需要频繁制备偏铝酸钠、频繁补充氢氧化钠,才能保证煲模废液可以重复使用,即“少量多次”操作,这是十分低效。
所以综上所述,现在急需一种从煲模废液到煲模液的转化操作更加高效、更加环保的新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型材煲模废液零排放工艺,其能通过依次进行结晶析出、固液分离、压滤干燥、精馏回用,以及碱补充这五步操作的方式,使得:1、从煲模废液回到煲模液的过程中,没有排放物,更加环保节能;2、煲模废液中铝的去除率相对较高,因此该处理工艺的有效周期相对较长,整体工艺效率更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型材煲模废液零排放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结晶析出:在搅拌反应罐中添加煲模废液和有机析出剂,得到氢氧化铝混合液;
S2、固液分离:将所述氢氧化铝混合液的上清液抽取至储存罐中,将所述氢氧化铝混合液的沉淀物输送到压滤机中;
S3、压滤干燥:对所述沉淀物依次进行压滤和烘干操作,滤液抽取至所述储存罐中,烘干产物即为氢氧化铝粗产品;
S4、精馏回用:对所述储存罐中的液料进行加热操作,回收所述有机析出剂,得到浓缩液;
S5、碱补充:在所述浓缩液中添加氢氧化钠,得到可以再利用的煲模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71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