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仿生碱性功能基因超高交联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蛋白结合类毒素吸附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28468.0 | 申请日: | 2023-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99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是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A61M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儒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碱性 功能 基因 超高 交联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蛋白 结合 类毒素 吸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仿生碱性功能基因超高交联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蛋白结合类毒素吸附器,属于血液灌流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交联反应引入含氮功能基团交联剂,构筑仿生碱性功能基团,仿生模拟蛋白结合类毒素与白蛋白的结合位点,达到对带电的蛋白结合类毒素进行竞争亲和吸附的目的,从而提高蛋白结合类毒素清除效率。本发明制备的含仿生碱性功能基团超高交联吸附剂可用于血液灌流吸附人体内蛋白结合率高于60%的非水溶性毒素,可作为吸附剂用于蛋白结合类毒素吸附器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液灌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仿生碱性功能基因超高交联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蛋白结合类毒素吸附器。
背景技术
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是交联度高、内部结构复杂、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聚合物吸附剂。与传统的吸附剂活性炭性相比,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除了具有较高的比较面积、刚性的骨架与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外,还具有可控的孔径结构和容易再生循环的优势。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高分子吸附剂,目前在血液灌流技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尤其在血液灌流领域,超高交联树脂展示出优异的吸附性能,可通过吸附方法清除血液中的内源性和外源性致病因子,如尿毒症毒素等。在治疗肝、肾功能衰竭和急性药物中毒导致疾病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现有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主要针对中大分子毒素,但对胆红素IS.PCS.IAA导蛋白结合类毒素,以及内毒素等带电性毒素等未具有很好的吸附清除效果,开发对蛋白结合类毒素具有更高的吸附清除功能的新型树脂,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已成为迫切的临床需求,对血液灌流器吸附剂的发展及保障人类健康和促进血液灌流吸附剂树脂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仿生碱性功能基因超高交联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蛋白结合类毒素吸附器,所述含仿生碱性功能基因超高交联吸附剂具有高蛋白结合类毒素清除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仿生碱性功能基因超高交联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苯乙烯类单体、致孔剂和引发剂混合,将所得油相混合物在水相中进行悬浮聚合反应,得到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
将所述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第一催化剂和氯甲醚混合,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得到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氯球;
将所述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氯球、溶胀剂、第二催化剂和含氮功能基团交联剂混合,进行交联反应,得到含仿生碱性功能基因超高交联吸附剂。
优选的,所述苯乙烯类单体包括多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和单乙烯基芳香族单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乙烯基芳香族单体的质量为所述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干重的0.5~80%;所述单乙烯基芳香族单体的质量为所述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干重的20~82%。
优选的,所述多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包括二乙烯基苯、间-二乙烯基苯、对-二乙烯基苯、三乙烯基苯、二乙烯基二甲苯、二乙烯基萘和多乙烯基芳香族卤代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单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包括苯乙烯、C1~C4烷基取代苯乙烯、苯乙烯卤代物和C1~C4烷基取代苯乙烯卤代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致孔剂为有机氯、碳氢化合物和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氯为亚甲基二氯、二氯化乙烯、二氯化丙烯、氯苯和氯甲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碳氢化合物为环己胺、甲基环己胺、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醇为甲基异丁基甲醇、二异丁基甲醇和异辛醇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物和偶氮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过氧化物为过氧化二苯甲酰、2-乙基过氧已酸叔丁酯或过氧化二月桂酰;所述偶氮化合物为偶氮二异丁腈或2,2-偶氮二异-甲基丁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是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是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8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