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IR806-PDA@BSA-CREKA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19539.0 | 申请日: | 2023-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7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袁莹;喻爱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江慧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荧光 探针 ir806 pda bsa creka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IR806‑PDA@BSA‑CREKA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将IR806与卤素进行氨基‑卤素亲核取代反应,获得氨基取代的IR806‑PDA;将所述IR806‑PDA与牛血清白蛋白反应,通过非共价作用组装成超分子复合物IR806‑PDA@BSA;后在所述超分子复合物的表面修饰纤维蛋白靶向多肽CREKA,获得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IR806‑PDA@BSA‑CREKA。本发明的探针在小鼠模型中通过全身静脉应用可以特异性结合至血栓部位,在血栓处响应性发射近红外二区荧光信号,达到对血栓进行早期阳性显影及可视化诊断的目的,并且实现血栓溶栓过程的实时动态评估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IR806-PDA@BSA-CREKA及其在制备血栓的靶向诊断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血栓指因血管内膜受损、血液高凝状态或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在血管内形成的固体质块,由纤维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组成。临床工作中,血栓形成常见于肿瘤、创伤、手术恢复期、长期卧床、分娩患者等,可导致组织和器官坏死,甚至危及生命。血栓的诊断主要基于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影像学结果。然而,发病后的延迟表现和传统成像技术的固有缺陷是组织缺血性损伤的原因,例如,超声(US)有限的对比度无法区分中小血管,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有限的时空分辨率和较长的成像时间阻碍了早期诊断和实时监测。更重要的是,血栓形成前驱生物标志物检测方式的缺乏和以负性显影为主的成像方式,限制了针对血栓成像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的进一步提升。且诊断血栓均在血栓形成的晚期,无法在血栓形成启动时进行早期显影,也不能鉴别新鲜与陈旧血栓。此外,用于动态评估溶栓也往往受限于显影效果、操作便利性与成像的经济性,因而目前影像学手段用于指导血栓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价值受限,迫切需要新的方法解决这一难题。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针对血栓形成早期生物标志物的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近红外二区(NIR-II)荧光探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IR806-PDA@BSA-CREKA及其在制备血栓的靶向诊断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探针在小鼠模型中通过全身静脉应用可以特异性结合至血栓部位,在血栓处响应性发射近红外二区荧光信号,达到对血栓进行早期阳性显影及可视化诊断的目的,并且实现血栓溶栓过程的实时动态评估监测,灵敏度高且特异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IR806-PDA@BSA-CREKA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IR806与PDA进行氨基-卤素亲核取代反应,获得氨基取代的IR806-PDA;
将所述IR806-PDA与牛血清白蛋白反应,通过非共价作用组装成超分子复合物IR806-PDA@BSA;
在所述超分子复合物IR806-PDA@BSA的表面修饰纤维蛋白靶向多肽CREKA(Cys-Arg-Glu-Lys-Ala),获得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IR806-PDA@BSA-CREKA。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IR806-PDA@BSA-CREKA。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血栓的靶向诊断产品,所述产品包括所述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IR806-PDA@BSA-CREKA。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所述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IR806-PDA@BSA-CREKA在制备血栓的靶向诊断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未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9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