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碳排放新型钢焦化氢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17082.X | 申请日: | 2023-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88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福;董胜利;武建伟;李永强;李小勇;师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7 | 分类号: | B01D53/047;C01B3/56;C10K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1 | 代理人: | 张宏 |
地址: | 043400 山西省临汾市曲***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排放 型钢 焦化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属于钢焦化氢一体化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减少碳排放新型钢焦化氢的生产工艺,所述焦炉煤气包括:H2:50~70份;N2:0~10份;CO:0~10份;CO2:0~10份;CH4:10~30份;C2H6:0~5份;C2H4:0~5份;C3H8:0~1份;C3H6:0~1份;3‑丁二烯:0~1份;环戊二烯:0~1份;O2:0~1份;H2S:0~300份;总有机硫:0~300份;本发明设计了独特的钢焦化氢生产工艺,通过调整原料配比以及相关设备参数,优化焦炉煤气化氢提纯流程;在现有焦炉热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空气、煤气贫化的工艺优化改造;依托本发明的十大生产工艺步骤,提炼清洁度高的氢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焦化氢一体化生产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减少碳排放新型钢焦化氢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钢铁行业是化石能源消耗密集型行业,相关温室气体排放约占世界总排放量的7%,全球近75%的钢铁生产采用高炉炼铁、转炉炼钢工艺,生产过程会向环境排放大量的CO2、硫化物、氮氧化物、污水等,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炼铁炼钢工艺,而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环保低碳的二次能源,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煤炭、焦化、钢铁等能源消耗产业,在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相关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伴随着环境、生态、能源安全等问题,而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环保低碳的二次能源,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全面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能源与环境绿色和谐发展的重大任务,因此构建“钢铁-焦炭-化工-氢能”一体化产业模式,全面打造“数字智能钢铁”,构建氢能产业链,打造钢铁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国内钢焦化氢技术同比发达国家较为落后,技术落后带来的是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污染范围广、程度深的影响;为了解决好高污染行业持续性发展与环境治理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迫在眉睫;我国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的两大问题是耗能高和天然气短缺;高化学能或廉价的气体资源,如焦炉煤气的创新使用则是高炉炼铁的替代首选,但国内钢焦化氢生产工艺技术单一,建设成本较高,故对焦炉煤气转化氢能的生产工艺进行完善亟待解决;目前一些现有工艺的CO2排放高,环境保护落实不到位,亟待解决降碳减排的任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旨在通过对钢焦化氢工艺流程进行升级创新,严格控制碳排放,保持与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步伐一致;通过调整原料配比以及相关设备参数,优化焦炉煤气化氢提纯流程;依托本发明的十大生产工艺步骤,降低碳排放,提炼清洁度高的还原氢气,供应钢铁冶炼;在现有焦炉热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空气、煤气贫化的工艺优化改造,以尽可能改善燃烧室立火道内煤气的燃烧状况;细化并完善PSA-H2工艺过程,发明了独特的钢焦化氢生产工艺循环过程,提高生产利用率,把控氢气纯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碳排放新型钢焦化氢的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焦炉煤气送往焦炉煤气电捕焦工序进行除尘和焦油脱除,剩余的焦炉煤气送往焦化厂进一步加工利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进行除尘和焦油脱除后的焦炉煤气依次经过过滤、压缩、分离净化步序;
步骤三:将所述步骤二得到的产物进行H2S吸收脱除;
步骤四:将所述步骤三得到的产物进行TSA除杂工艺,吸附焦油、萘、苯、氨及HCN和少量的硫,吸附饱和后的产物转入再生过程;
步骤五:将所述步骤四得到的焦炉煤气进行离心压缩工艺;
步骤六:将所述步骤五得到的产物进行脱氧精脱硫工艺,并对脱氧精脱硫中的反应热和压缩热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70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