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多用途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72745.8 | 申请日: | 202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55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衍存;冯世军;毛森;黄日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万安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2 | 分类号: | G01B5/12;G01B5/28;G01B5/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郑华海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东新***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多用途 | ||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多用途检具,包括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用于支撑和定位电池壳体的壳体定位夹紧组件、用于检测电池壳体的连接孔位置度以及连接面平整度的检测组件,所述壳体定位夹紧组件分别设置在与电池壳安装耳对应的位置;所述检测组件分别环绕设置在电池壳体外侧,且检测组件的压杆分别抵压在电池壳体的连接面上;所述工作台面上还分别通过固定座定位有若干个用于检测电池壳体的连接孔位置度的检测销和用于检测电池壳体的连接面平整度的通止规。本实用新型结操作方便、实用性高,能够在生产过程的每一道工序中对产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能够快速、准确判断电池壳体孔尺寸、孔位置以及连接面的平整度合格与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检具。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配件,而电池壳体主要用于安装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并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防护。
在电池壳体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多个部件焊接连接,由于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热量,产品受热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形,导致电池壳体安装孔、连接孔的位置度、以及连接面的平整度都会有所改变,若不及时发现处理,将会影响整车的装配;因此在电池壳体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在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对电池壳体安装孔、连接孔的位置度、以及连接面的平整度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对产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实用性高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多用途检具,该检具能够在生产过程的每一道工序中对产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能够快速、准确判断电池壳体孔尺寸、孔位置以及连接面的平整度合格与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多用途检具,包括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用于支撑和定位电池壳体的壳体定位夹紧组件、用于检测电池壳体的连接孔位置度以及连接面平整度的检测组件,所述壳体定位夹紧组件分别设置在与电池壳安装耳对应的位置;所述检测组件分别环绕设置在电池壳体外侧,且检测组件的压杆分别抵压在电池壳体的连接面上;所述工作台面上还分别通过固定座定位有若干个用于检测电池壳体的连接孔位置度的检测销和用于检测电池壳体的连接面平整度的通止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定位夹紧组件包括用于支撑电池壳安装耳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以及四个用于将电池壳安装耳压紧定位在支撑座上的快速夹,所述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和第四支撑座上分别设有用于检测安装孔位置度的基准孔,所述基准孔的位置与实际装车位置一致;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还设有主基准圆销,第二支撑座上还设有副基准菱形销;所述快速夹通过定位座分别定位在对应的支撑座外侧,且快速夹的下压触点延伸至支撑座的上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基座、铰接座、压臂和压杆,所述铰接座通过基座定位在工作台面上,铰接座上端面向下凹陷设有用于定位压臂的凹槽,所述压臂的后端定位在凹槽中,且压臂的后端通过转轴与铰接座铰接连接;所述压杆与压臂远离铰接座的一端垂直连接,压杆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检测电池壳体的连接孔位置度的检测孔,压杆的下侧面为平整的检测面;所述压臂靠压杆一端的上侧面设有设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压臂上靠铰接座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铰接座的凹槽底部设有与锁紧螺栓配合的螺纹孔,所述锁紧螺栓穿过压臂与螺纹孔配合可将压臂锁紧定位在铰接座的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工作台面上还设有若干个手持检具,所述手持检具包括检测杆、基准检测销和两个把手,所述检测杆的下侧面为平整的检测面,基准检测销分别连接在检测杆下侧,所述把手分别设置在检测杆上侧靠两端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多用途检具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万安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万安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727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