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指向麦克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97720.5 | 申请日: | 202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16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卓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1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向 麦克风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麦克风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指向麦克风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金属网,所述金属网上端设置有振膜,所述振膜上端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上端设置有与外壳内侧外环表面贴合的塑腔,所述塑腔内侧下端外环设置有第二铜腔,所述第二铜腔内环设置有阻尼块,所述第二铜腔、阻尼块上端设置有阻尼板,所述阻尼板上端外端设置有第一铜腔,所述第一铜腔上端设置有线路板,降低极化中的操作难度,可将预组后的组件直接进行极化操作,便于后续的组装操作;使得封口操作更稳定,避免了外壳上边缘在向内翻卷时被顶偏,减少了不良品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麦克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向麦克风结构。
背景技术
麦克风,学名为传声器,也称话筒,微音器。麦克风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分类有动圈式、电容式、驻极体和最近新兴的硅微传声器,此外还有液体传声器和激光传声器。大多数麦克风都是驻极体电容器麦克风,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具有永久电荷隔离的聚合材料振动膜。
指向麦克风根据极性形式来分类,对前面传来的声音比后面传来的声音反应敏感得多。指向性麦克风有两个开口在膜片的两端,一边一个。膜片的振动根据相位关系,取决于两端的压力差。
随着人们对声音质量要求的提升,使用单指向麦克风的场合越来越多,如会议时、嘈杂环境中等,原有弹簧结构是将阻尼和极板组装在塑腔的后腔内,塑腔的上边部分作为前腔,通过弹簧来连接线路板和极板,由于单指向麦克风的结构相对复杂,成本较高,普及效果差;
组装生产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1.原弹簧结构中塑腔、阻尼和极板需预组,而组合后塑腔将极板的一面阻挡了,导致极板在极化电荷时无法接地导通,增加了极化操作难度;
2.原弹簧结构中弹簧为了导通连接稳定,长度需加长超出塑腔的表面,这样会使线路板被顶起,放置不平稳,后续在对外壳进行封口时容易造成封口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指向麦克风结构,具有降低成本,便于组装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指向麦克风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金属网,所述金属网上端设置有振膜,所述振膜上端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上端设置有与外壳内侧外环表面贴合的塑腔,所述塑腔内侧下端外环设置有第二铜腔,所述第二铜腔内环设置有阻尼块,所述第二铜腔、阻尼块上端设置有阻尼板,所述阻尼板上端外端设置有第一铜腔,所述第一铜腔上端设置有线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指向麦克风结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属网与外壳内径相同并完全覆盖在外壳内侧下表面上,所述振膜位于金属网上方的同时外环表面与外壳内表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指向麦克风结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尼块旋转于背极板与第二铜腔内环接触的内环内,第二铜腔的表面下部与背极板连接,上部与阻尼板的下部连接,所述阻尼板的上表面还与第一铜腔连接,放置于塑腔内,第一铜腔上部与线路板的BOT连接,形成MIC回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指向麦克风结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铜腔在阻尼板上的高度高于塑腔在垫圈上端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指向麦克风结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尼板以及背极板上均开设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降低极化中的操作难度,可将预组后的组件直接进行极化操作,便于后续的组装操作。
2、使得封口操作更稳定,避免了外壳上边缘在向内翻卷时被顶偏,减少了不良品的产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977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继电器面板
- 下一篇:一种扬声器焊线固定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