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模块及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48245.2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51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高俊岭;刘康;关庆乐;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富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大伟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模块 制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模块及制冷装置,散热模块包括热端基板,所述热端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用于与TEC模块的热端导热连接;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有至少两个并间隔设置,所有的所述散热片设在所述热端基板的所述第二侧,至少一个所述散热片的厚度为0.05mm‑0.5mm;上述散热模块,热端基板用于吸收TEC模块的热端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到散热片上,散热片再将热量散发出去,达到为TEC模块的热端散热的目的;将至少一个散热片的厚度设为0.05mm‑0.5mm,相对于传统的散热模块,散热片的厚度更薄,进而使散热模块的重量更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模块及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功率不断提升,相应地,电子设备的发热元件的发热量也越来越高,如果不及时对发热元件进行散热,会使电子设备产生热短路等现象,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电子设备需要通过设置散热模块来对发热元件进行散热。
但在传统技术中,散热模块的重量大,不符合目前电子设备轻量化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相关技术中散热模块重量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散热模块及制冷装置,该散热模块及制冷装置重量轻,符合目前电子设备轻量化的趋势。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模块,包括:
热端基板,所述热端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用于与TEC模块的半导体晶粒热端导热连接;
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有至少两个并间隔设置,所有的所述散热片设在所述热端基板的所述第二侧,至少一个所述散热片的厚度为0.05mm-0.5mm。
上述散热模块,热端基板用于吸收TEC模块的热端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到散热片上,散热片再将热量散发出去,达到为TEC模块的热端散热的目的;将至少一个散热片的厚度设为0.05mm-0.5mm,相对于传统的散热模块,散热片的厚度更薄,进而使散热模块的重量更轻。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有的所述散热片均垂直设在所述热端基板上,且所有的所述散热片平行设置。
将所有的散热片均垂直于热端基板设置,能够使相邻的散热片之间垂直距离达到最大,增大换热介质在散热片之间的流量,进而使散热模块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将所有的散热片平行设置,相较于不平行的情况,换热介质在散热片之间流动时的阻力更小,流动循环的速度更快,因此,在单位时间内,换热介质在散热片之间的流量增加,散热片与换热介质之间的换热更加充分,进而使散热模块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散热片形成一个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设有至少两个并间隔设置;
所述散热单元中的两个所述散热片的间距均为第一间距,相邻所述散热单元的间距均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间距。
如此设置,换热介质在相邻散热单元之间的流量增加,使散热片与换热介质的换热更加充分,进而使散热模块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散热片形成一个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设有至少两个并间隔设置;
所述散热单元还包括第一连接片,所述散热单元中的两个所述散热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能够导热。
TEC模块热端产生的热量由热端基板传递至散热片,再由散热片传递至第一连接片,散热片与第一连接片都与换热介质进行热量交换;如此,在不影响散热模块紧凑结构的前提下,增加了换热面积,使散热模块的散热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富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富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482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宣传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线材扭转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