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联动落锁的动力电池包用二次锁止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832889.2 | 申请日: | 2022-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31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史俊峰;尹虎;任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立元(北京)电动汽车加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62 | 分类号: | H01M50/262;H01M50/267;H01M50/242;H01M50/264;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02 |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刘兰 |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延静里中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动 落锁 动力电池 二次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联动落锁的动力电池包用二次锁止机构,包括对称排布的放置板以及电池包,放置板的上表面两侧均设有挡板,挡板的外侧设有安装在放置板上的旋接固定板,旋接固定板表面设有用于铰接抵接锁止板的铰接组件,旋接固定板和抵接锁止板通过锁紧螺杆旋接相连,抵接锁止板与挡板的外侧壁之间插有插接锁止板,插接锁止板上铰接有多个与插接孔相插接的插接杆,本装置操作方便,利用弹簧配合插接杆,不仅能够对电池包进行固定,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缓冲效果,同时,利用抵接锁止板与插接锁止板配合实现插接杆与电池包的固定,提高电池的固定效果,能够在安装时更好的保证电池包的稳定性,减少挤压,降低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联动落锁的动力电池包用二次锁止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蓄电池主要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它的作用主要是启动发动机时,给起动机提供强大的启动电流,同时在车辆特殊情况下,如碰撞过程中,给警示灯、传感器、气帘、门锁等零件提供电能,保证车辆的安全性能。
现有技术中蓄电池为塑料结构,其零件尺寸波动较大,需要一种蓄电池固定总成结构有柔性结构,在蓄电池安装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吸收此公差,从而有效的固定蓄电池。蓄电池需要一个有效结构,将蓄电池有效的固定在车身上,避免松动滑脱,但是由另外,对于新能源车型,对碰撞安全性能要求更高,但是蓄电池壳体为塑料结构,其材料强度低,碰撞过程中易损坏,需要蓄电池固定结构能够形成一定保护面,并在碰撞过程中产生一定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从而保护蓄电池。
相关技术中,是利用压板支架直接按压的,但是这种对于蓄电池的固定效果比较差,且对于蓄电池的保护功能也不理想,所以在原有电池包的固定锁紧基础上需要对电池包进行二次锁紧固定,以保证电池在车身上的固定效果,因此,一种基于联动落锁的动力电池包用二次锁止机构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联动落锁的动力电池包用二次锁止机构。
一种基于联动落锁的动力电池包用二次锁止机构,包括对称排布的放置板以及电池包,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两侧均设有挡板,所述电池包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插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外侧设有安装在放置板上的旋接固定板,旋接固定板表面设有用于铰接抵接锁止板的铰接组件,所述旋接固定板和抵接锁止板通过锁紧螺杆旋接相连,所述抵接锁止板与挡板的外侧壁之间插有插接锁止板,插接锁止板上铰接有多个与插接孔相插接的插接杆。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对称排布的放置板通过多个等距排列的伸缩杆相连,根据电池包的大小,利用伸缩杆进行放置板之间距离的调节,更大程度的适应不同规格的电池包,从而扩大放置板的使用范围,结构简单、灵活,更方便工作人员的调整、安装,节省安装时间,增大安装效率。
作为进一步改进,每个伸缩杆上均套设有滚动管,电池包在安装、拆卸过程中可在放置板上滚动运行,减少电池包安装过程中人工搬运的次数和强度,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难度,并同时起到防止电池包表面磨损的作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螺杆的上表面均设有拧动块,方便工作人员拧动锁紧螺杆,拧动锁紧螺杆使得其与旋接固定板分离,此时抵接锁止板可转动,转动抵接锁止板与插接锁止板分离,实现插接锁止板可自由取出,安装时只需将锁紧螺杆与旋接固定板旋接相连,在此过程中抵接锁止板旋动,最终使得抵接锁止板与插接锁止板相抵接,实现插接锁止板的固定,锁紧螺杆与旋接固定板旋接时呈垂直状态。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接杆的插接端均通过弹簧连有抵接块。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接锁止板由与插接锁止板相抵接的抵接固定板和与旋接固定板相连的定位板组成。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的高度高于插接锁止板的高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置板表面开设有多个用于连接车身主体的螺栓孔。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立元(北京)电动汽车加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立元(北京)电动汽车加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328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高强度保温栽培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