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流转运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96063.8 | 申请日: | 202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79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金鑫;孙志诚;李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瓦力觉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65 | 分类号: | B66F9/065;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4 | 代理人: | 黄乐瑜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黄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流 转运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流转运机器人,包括底盘座、行走机构、两个锁紧定位机构和两个支撑组件;行走机构位于底盘座下方用于驱动底盘座移动;底盘座包括升降板、下壳体和顶升机构;升降板水平布置,下壳体位于升降板下方,顶升机构布置在下壳体内部;顶升机构与升降板连接,用于驱动升降板上下升降;两个支撑组件和两个锁紧定位机构分别设置在升降板相对的两侧;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支撑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下壳体铰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物流转运机器人,避免因顶升机构失效造成转运箱体滑落的问题;避免转运箱体的行走机构对物流转运机器人的行走造成干扰;支撑组件可分担升降板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流转运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按照人类的指挥执行任务。如常见的物流转运机器人在物品转移、以及货物流转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顶升机构驱动载料平台升降,以利用载料平台的升降将物品从货架上取下,然后再转运到指定位置。
在实用新型专利CN216303189U中,将底盘座设置成载料平台与下壳体配合的结构,并使载料平台包括外框体和升降板,使下壳体安装有顶升机构,使升降板位于外框体的内侧并可在顶升机构的驱动下上下升降,以利用升降板的抬升将物品从货架上取下并移出,当物品移出后升降板下降复位以使物品落到载料平台上,此时,位于升降板外周的外框体也对物品形成支撑,当在顶升机构失效时,由于外框体的支撑,物品依旧可以保持平稳,继而可有效避免因顶升机构失效而造成物品滑落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物流转运过程中,为了转运方便以及提高转运效率,物品是存放在作为转运媒介的转运箱体内部的,转运箱体具有方便移动的行走机构,且转运箱体的底壁至行走水平面的距离D1是大于外框体的顶面至行走水平面的距离D2的,导致在转运过程中,转运箱体的行走机构对物流转运机器人的行走造成干扰,降低转运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物流转运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流转运机器人,包括底盘座、行走机构、两个锁紧定位机构和两个支撑组件;
行走机构位于底盘座下方用于驱动底盘座移动;底盘座包括升降板、下壳体和顶升机构;升降板水平布置,下壳体位于升降板下方,顶升机构布置在下壳体内部;顶升机构与升降板连接,用于驱动升降板上下升降;
两个支撑组件和两个锁紧定位机构分别设置在升降板相对的两侧;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支撑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下壳体铰接,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平行布置,支撑板与下壳体平行布置;转动第一连杆至与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90度时,两个支撑板的顶部等高且形成第一支撑面;锁紧定位机构布置在下壳体上,用于将支撑板与第一连杆之间保持垂直状态。
优选地,锁紧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布置在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侧;下壳体两侧分别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导孔,第一导孔位于第一连杆远离第二连杆一侧,第一导孔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杆垂直布置,第一定位块可水平滑动安装在第一导孔内,当支撑板与第一连杆之间的夹角为90度时,向外滑动第一定位块至第一连杆抵靠在第一定位块上,此时第二连杆抵靠在第二定位块上,以使支撑板与第一连杆之间保持垂直状态。
优选地,锁紧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定位销,第一定位块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滑槽,第一定位销可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内。
优选地,锁紧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三定位块,下壳体两侧分别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二导孔,第二导孔位于第二连杆靠近第一连杆一侧,第二导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杆垂直布置,第三定位块可水平滑动安装在第二导孔内,当支撑板与第一连杆之间的夹角为90度时,向外滑动第三定位块至第二连杆抵靠在第三定位块上,以使支撑板与第二连杆之间保持垂直状态。
优选地,锁紧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二定位销,第三定位块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滑槽,第二定位销可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瓦力觉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瓦力觉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960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混凝土生产用混凝土配料装置
- 下一篇:超声波洗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