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48695.7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03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祥;罗文亮;何超;李定鑫;杨文广;黄亮;王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4;E01D1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3610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拉桥 主塔承 压板 姿态 调整 支撑 装置 | ||
1.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承压板支撑组件(1)、位于承压板支撑组件(1)顶端的姿态调整组件(2)和位于承压板(4)底端的对接组件(3),所述承压板支撑组件(1)之间通过横向杆(11)连接,所述对接组件(3)整体呈三角结构,且斜面与承压板(4)底面倾斜角度一致,斜面设有与承压板(4)底面的加强肋板契合安装的卡槽,所述姿态调整组件(2)一一对应并抵住对接组件(3)的水平面,并能通过调节不同位置处的对接组件(3)的高度从而调节承压板(4)的倾斜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支撑组件(1)包括连接杆(14)和从左往右设置的直立柱组(12)、顶端固定在直立柱组(12)柱身的斜立柱组(13);所述对接组件(3)与直立柱组(12)的顶部上下对应,对接组件(3)包括斜面板(31)、水平面板(32)和三角连接板(33),所述斜面板(31)顶面设有阵列排列的固定支板(311),固定支板(311)之间留有与承压板(4)底面的加强肋板契合的卡槽;所述姿态调整组件(2)包括固定于直立柱组(12)顶端的盖板(21)、居于盖板(21)中心处上的高度调节装置(22)和围绕高度调节装置(22)对称竖向设置的临时固结板(23),当高度调节装置(22)顶住水平面板(32)完成高度调整时,临时固结板(23)固定在水平面板(32)和盖板(21)之间提供临时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柱组(12)包括三根等距设置的左柱(121)、中柱(122)和右柱(123),左柱(121)顶端与右柱(123)顶端均安装有姿态调整组件(2),中柱(122)的顶点与安装好的姿态调整组件(2)顶点处于一条线上且连线与承压板(4)底面平行,所述斜立柱组(13)包括两根平行设置且顶端均向左倾斜固定支撑右柱(123)的斜立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柱组(12)采用双拼型钢I20b形成直立柱,斜立柱组(13)采用型钢I20b,所述连接杆(14)采用型钢I10,位于直立柱组(12)内的连接杆(14)呈逐级分叉状布设,位于斜立柱组(13)内的三根连接杆(14)垂直柱身且等距并列布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柱(121)与中柱(122)之间设有的连接杆(14)左端集中固定在距离左柱(121)上部靠近顶端处,右端分叉分别固定在中柱(122)上下靠近端部处;所述中柱(122)与右柱(123)之间的连接杆(14)延上一级连接杆(14)端点继续分叉,且右端固定在右柱(123)的上部靠近顶端处以及下部靠近中间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22)采用三向千斤顶,盖板(21)与对应的直立柱之间焊接有左右对称的三角加强板(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1)尺寸为长340mm~350mm×宽340mm~350mm×高10mm,临时固结板(23)为10mm厚的钢板,且上下两端分别焊接在水平面板(32)和盖板(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板(31)贴合固定在承压板(4)底面,所述三角连接板(33)采用三块前后等距并列成组设置,且成组后居中焊接在斜面板(31)和水平面板(32)夹角之间,所述固定支板(311)采用四块阵列排布成组设置,且成组后居中焊接在斜面板(31)顶面,固定支板(311)相互之间留出供承压板(4)横纵向加强肋板契合的横纵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486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桨式水轮机转轮桨叶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混凝土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