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圆磨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550557.5 | 申请日: | 2022-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36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怀林;史彦生;夏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尔森精密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7/04 | 分类号: | B23Q7/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普冰清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圆磨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圆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车身、立杆、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横杆、左右移动装置、大型旋转角度控制器、机械臂、小型旋转角度控制器、抓手、大号滑动板和小号滑动板,所述立杆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外表面设置有横杆,所述立杆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外表面设置有横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车身、立杆、第一升降装置、横杆、左右移动装置、大型旋转角度控制器、机械臂、抓手、大号滑动板和小号滑动板;优点在于,实现了具备自动上料功能,适用于流水线工作,适用于从货架上取货上料,没有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效率高,速度快,自动卡料,自动工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圆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圆磨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外圆磨自动上料装置是一种具备自动上料功能,适用于流水线工作,适用于从货架上取货上料,没有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效率高,速度快,自动卡料,自动工作。
现有的转轴加工数控外圆磨床,不具备自动上料功能,不适用于流水线工作,对人工增添安全隐患,例如公告号CN202020973540.9公开的一种转轴加工数控外圆磨床,包括外圆磨床台,所述外圆磨床台的顶部且位于一号滑动底板的前方开设有废料槽,所述外圆磨床台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吸尘箱,所述吸尘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吸尘装置,两个所述吸尘箱相对的一侧均连通有三通管,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外圆磨设备技术领域。该转轴加工数控外圆磨床,通过废料槽和吸尘装置的设置,使得数控外圆磨床可以通过吸尘装置配合吸尘管将圆磨件打磨的碎屑进行风力吸取收集,并通过配合三通管将碎屑送入储尘箱内,废料槽配合过滤网可以对喷洒滴落的冷却废液和较大的圆磨碎屑进行有效存储,改善了数控外圆磨床的工作环境,同时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发明一种外圆磨自动上料装置来解决上述不具备自动上料功能,不适用于流水线工作,对人工增添安全隐患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圆磨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技术中不具备自动上料功能,不适用于流水线工作,对人工增添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圆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车身、立杆、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横杆、左右移动装置、大型旋转角度控制器、机械臂、小型旋转角度控制器、抓手、大号滑动板和小号滑动板,所述立杆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外表面设置有横杆,所述立杆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外表面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外表面设置有左右移动装置,所述左右移动装置顶部设置有大型旋转角度控制器,所述大型旋转角度控制器顶部设置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端部设置有小型旋转角度控制器,所述小型旋转角度控制器端部设置有抓手,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沿着立杆上下移动,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的外表面有横杆,左右移动装置沿着横杆左右移动,有大型旋转角度控制器进行转向,通过机械臂的屈伸带动抓手去抓取圆柱体,小型旋转角度控制器进行调整抓手角度,解决了不具备自动上料功能,不适用于流水线工作,对人工增添安全隐患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车身底部设置有垫脚垫,所述垫脚垫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垫脚垫每两个为一组,两组所述垫脚垫对称,垫脚垫隔离地面,防止潮湿。
优选的,所述车身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对称,所述连接板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螺丝钉,所述第一螺丝钉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螺丝钉对称,所述连接板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螺丝钉,所述第二螺丝钉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螺丝钉对称,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连接板和固定板用于连接固定车身和立杆用的。
优选的,所述车身顶部设置有大号滑动板,所述车身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车身顶部设置有主轴箱,所述主轴箱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转头,大号滑动板、第一固定块和主轴箱对车身的位置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森精密机械(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卡尔森精密机械(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505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管残液自动收集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磨损顶针的温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