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速箱内轴承润滑的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27196.2 | 申请日: | 2022-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08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汪武强;杨志龙;王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沃尔福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1 | 分类号: | F16H57/021;F16H57/023;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无锡永乐唯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9 | 代理人: | 孙际德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经济开发区风电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速 轴承 润滑 布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速箱内轴承润滑的布置结构,包括齿轮箱,其中:齿轮箱开设有第一轴承座孔和第二轴承座孔;第一轴承座孔和第二轴承座孔均开设有侧向开口;侧向开口被配置为贯通轴承座内的储油腔与齿轮箱;齿轮箱内的齿轮油通过侧向开口进入储油腔。通过在轴承座外部设置侧向开口,可以使齿轮油进入轴承座的储油腔,从而对轴承润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桥减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速箱内轴承润滑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驱车桥的减速箱齿轮轴两端多采用圆锥滚子轴承,由于齿轮轴的高速转动,齿轮,轴承均需要齿轮油进行润滑。目前齿轮箱内的轴承润滑多为飞溅润滑,主要的结构形式有以下两种形式:
1、齿轮箱主体做出内部油道,配合油道出口适当区域设置的挡板结构将飞溅的齿轮油引流至轴承安装座下方对轴承进行润滑,这种方法增大了齿轮箱的复杂程度,产品的铸造工艺难度较高,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内部油道的存在降低了齿轮箱的良率,进一步提高的了产品的成本;同时基本无法采用压铸工艺,因此材料上只能用铸铁材料,而无法使用轻质铝合金,增大了齿轮箱质量。
2、齿轮箱轴承座侧面直接开口,这种方式结构简单,但只能用飞溅过程中直接进入轴承座开口的齿轮油润滑轴承,对齿轮油利用率不高,润滑效果需反复验证,开发过程周期与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减速箱内轴承润滑的布置结构可有效改善采用内部油道而引起的铸造工艺复杂、良品率低、成本偏高的问题。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速箱内轴承润滑的布置结构,包括齿轮箱,其中:齿轮箱开设有第一轴承座孔和第二轴承座孔;第一轴承座孔和第二轴承座孔均开设有侧向开口;侧向开口被配置为贯通轴承座内的储油腔与齿轮箱;齿轮箱内的齿轮油通过侧向开口进入储油腔。
通过在轴承座外部设置侧向开口,可以使齿轮油进入轴承座的储油腔,从而对轴承润滑。
进一步地,第二轴承座孔设置有第二轴齿轮,其中;第二轴齿轮的轴心位于齿轮油的液面处;第二轴齿轮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第二轴齿轮被配置为将齿轮油搅甩至齿轮箱的上部后通过第二轴承座孔的侧向开口流入储油腔。
进一步地,第二轴承座孔的侧向开口的侧边设有集油挡板;集油挡板安装在齿轮箱上;集油挡板的导流端设于第一轴承座孔的侧向开口;集油挡板被配置为将第二轴齿轮搅甩的齿轮油拦下后导流进入第一轴承座孔的侧向开口。
设置集油挡板收集齿轮油并注入到第一轴承座孔的侧向开口,进而注入储油腔,为轴承润滑提供足够的齿轮油。
进一步地,集油挡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齿轮箱上。
进一步地,集油挡板为长条形设置;集油挡板的导流末端设有折弯结构;折弯结构的折弯角度为105-110°,折弯线带有3-5°的倾角。
进一步地,侧向开口的宽度尺寸为8-10mm。
进一步地,第一轴承座孔的设置位置高于齿轮油的液面。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油腔和侧向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油挡板的正视和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沃尔福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沃尔福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27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凹面镜做成的生态阳光灯
- 下一篇:一种塑料件表面精加工多工位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