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22367.2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06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程光好;侯彦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巽云科技投资控股(青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B63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徐云英 |
地址: | 266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巡航 智能 救生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圈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包括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且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后端结构的内侧设置有热释电红外开关、电源,且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的前端结构的两侧均安装有水下推进器。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下中空承载板件、上承载板件配合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以及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内壁开设的两个第一让位槽、两个第二让位槽以及第一让位槽内部的设置的第一螺丝、第二让位槽内部的设置的第二螺丝综合组装后,形成多功能搭载平台机构,后续与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水下推进器形成的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综合组装使用后,可依据救援对象以及救援对象的状态,调节多功能搭载平台机构,使其能搭载不同体型救援对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
背景技术
现有救生圈一般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而随着相关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已经研发出并进行了公开,其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其前方安装的热释电红外开关,它通过感受人体的红外线辐射,进而准确的定位落水者的方向,利用自身安装的水下推进器自动前去救人。救生圈的所有电路密封在外壳之内,电源则由一块可充电的锂电池提供,而现有的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其作为一种新的水上救援设备,自身结构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其自身U型结构的内部缺乏搭载平台,不易搭载溺水昏迷的人,而对上述问题,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也注意到了,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案,例如CN201920247794.X一种便于搭载的智能救生圈,其说明书中公开了“通过在智能救生圈上设置托板,便于落水者座着/趴着/躺着,将人体大部分置于水之上,并通过设置安全带提供紧固保障”,然现有技术的托板结构从单一独立且固定设置,这显然无法适应不同的体型的人,尤其是体型差异大的,例如大人与儿童,其次,功能单一,只能一对一进行施救,实用性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包括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且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后端结构的内侧设置有热释电红外开关、电源,且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的前端结构的两侧均安装有水下推进器,所述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壳体两侧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让位槽、两个对称的第二让位槽,两个所述第一让位槽之间卡接有上承载板件,两个所述第二让位槽之间卡接有下中空承载板件,且下中空承载板件与上承载板件相互重合对齐,所述下中空承载板件的内侧套装有复合型杆件、限位杆件,且复合型杆件顶部的活动结构连接有延伸救援结构,而延伸救援结构可收卷在下中空承载板件的内部或者扩展延伸至下中空承载板件的外侧。
精选的,所述上承载板件由上承载板主体以及上承载板主体两侧各自连接的第一V槽导轨组成,且两个第一V槽导轨与两个第一让位槽对应卡接安装,所述上承载板主体顶部的前后端的边角均开设为圆角结构。
精选的,所述下中空承载板件由下中空承载板体以及下中空承载板体两侧各自连接的第二V槽导轨组成,且两个第二V槽导轨与两个第二让位槽对应卡接安装。
精选的,两个所述第一让位槽一端的内侧和两个所述第二让位槽一端的内侧分别螺纹锁合有第一螺丝和第二螺丝,所述第一螺丝表面与上承载板主体前端结构的表面贴合,而第二螺丝与下中空承载板体前端结构之间的间距值等于下中空承载板体宽度值。
精选的,所述复合型杆件内部设置有主传动轴,且主传动轴的中部通过轴承套装在下中空承载板体底部壳体的内部,继而使主传动轴的顶部活动套接在下中空承载板体的内侧,主传动轴的底部延伸至下中空承载板体底部的外侧,所述主传动轴底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而第一摩擦盘与第二摩擦盘之间设置有内螺纹套管,所述内螺纹套管中部的内侧活动套接在主传动轴底部的外侧和第一摩擦盘的外侧,且主传动轴顶部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外螺纹套管,而外螺纹套管的顶部则延伸至下中空承载板体的底面,以焊接方式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巽云科技投资控股(青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巽云科技投资控股(青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223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能糖用连续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装稳定的楼顶单轮景观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