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22367.2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06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程光好;侯彦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巽云科技投资控股(青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B63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徐云英 |
地址: | 266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巡航 智能 救生圈 | ||
1.一种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包括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1),且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1)后端结构的内侧设置有热释电红外开关、电源,且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1)的前端结构的两侧均安装有水下推进器(2),所述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1)壳体两侧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让位槽(3)、两个对称的第二让位槽(4),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让位槽(3)之间卡接有上承载板件(5),两个所述第二让位槽(4)之间卡接有下中空承载板件(6),且下中空承载板件(6)与上承载板件(5)相互重合对齐,所述下中空承载板件(6)的内侧套装有复合型杆件(7)、限位杆件(8),且复合型杆件(7)顶部的活动结构连接有延伸救援结构(9),而延伸救援结构(9)可收卷在下中空承载板件(6)的内部或者扩展延伸至下中空承载板件(6)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载板件(5)由上承载板主体(51)以及上承载板主体(51)两侧各自连接的第一V槽导轨(52)组成,且两个第一V槽导轨(52)与两个第一让位槽(3)对应卡接安装,所述上承载板主体(51)顶部的前后端的边角均开设为圆角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中空承载板件(6)由下中空承载板体(61)以及下中空承载板体(61)两侧各自连接的第二V槽导轨(62)组成,且两个第二V槽导轨(62)与两个第二让位槽(4)对应卡接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让位槽(3)一端的内侧和两个所述第二让位槽(4)一端的内侧分别螺纹锁合有第一螺丝(11)和第二螺丝(12),所述第一螺丝(11)表面与上承载板主体(51)前端结构的表面贴合,而第二螺丝(12)与下中空承载板体(61)前端结构之间的间距值等于下中空承载板体(61)宽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杆件(7)内部设置有主传动轴(71),且主传动轴(71)的中部通过轴承套装在下中空承载板体(61)底部壳体的内部,继而使主传动轴(71)的顶部活动套接在下中空承载板体(61)的内侧,主传动轴(71)的底部延伸至下中空承载板体(61)底部的外侧,所述主传动轴(71)底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摩擦盘(74)、第二摩擦盘(75),而第一摩擦盘(74)与第二摩擦盘(75)之间设置有内螺纹套管(73),所述内螺纹套管(73)中部的内侧活动套接在主传动轴(71)底部的外侧和第一摩擦盘(74)的外侧,且主传动轴(71)顶部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外螺纹套管(72),而外螺纹套管(72)的顶部则延伸至下中空承载板体(61)的底面,以焊接方式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件(8)由杆体和杆体顶部固定连接的橡胶球体组成,且杆体的底部与下中空承载板体(61)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巡航智能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救援结构(9)由水面漂浮教生绳体以及水面漂浮教生绳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弹性带体组成,而水面漂浮教生绳的另一端与主传动轴(7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弹性带体中部的内侧开设有安装孔(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巽云科技投资控股(青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巽云科技投资控股(青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223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能糖用连续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装稳定的楼顶单轮景观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