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计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95229.2 | 申请日: | 2022-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67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钱坤;李兴茂;康丹苗;陈驾宇;邹映雪;马会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2/06 | 分类号: | G01R2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王运佳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用车全 生命周期 计算 装置 | ||
1.一种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计算装置包括电池能耗检测组件、数据预存储组件以及数据处理组件;所述电池能耗检测组件及所述数据预存储组件均与所述数据处理组件电连接;
所述电池能耗检测组件用于检测乘用车的电池的能耗,所述电池能耗检测组件包括第一能量检测元件及第二能量检测元件,所述第一能量检测元件设于所述电池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能量检测元件设于所述电池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能量检测元件及所述第二能量检测元件连接于电池电路中;
所述数据预存储组件用于存储乘用车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组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能量检测元件检测得到的数据、所述第二能量检测元件检测得到的数据及所述乘用车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数据计算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路包括:
电芯模组;
第一导电线束,所述第一导电线束的输入端与所述电芯模组的正极电连接;
第二导电线束,所述第二导电线束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芯模组的负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能量检测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线束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能量检测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线束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能量检测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线束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能量检测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线束的输入端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能量检测元件与所述第二能量检测元件均为电压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能耗检测组件还包括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串联于所述第一导电线束或所述第二导电线束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路包括输出开关组件,所述输出开关组件串联于所述第一导电线束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上串联设有主正继电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开关组件还包括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线并联设置,所述第二导线上串联设有预充继电器及预充电阻。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路还包括熔断器,所述熔断器串联于所述第一导电线束,且所述熔断器位于所述第一能量检测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线束之间的连接处以及所述输出开关组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传感器串联于所述第二导电线束中,且所述电池电路还包括输入开关,所述输入开关串联于所述第二导电线束中,所述输入开关及所述电流传感器均位于所述第二导电线束与所述第一能量检测元件之间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线束的输入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计算装置还包括负载能耗检测组件,所述负载能耗检测组件用于检测乘用车的用电装置的碳排数据,所述负载能耗检测组件与所述数据处理组件电连接;
所述数据处理组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能量检测元件检测得到的数据、所述第二能量检测元件检测得到的数据、所述负载能耗检测组件检测得到的数据及所述乘用车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数据计算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952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