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货船抗疲劳底凳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369890.6 | 申请日: | 2022-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58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张日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合创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3/14 | 分类号: | B63B3/1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7 | 代理人: | 黄定金 | 
| 地址: | 43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货 疲劳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散货船抗疲劳底凳结构,包括底凳本体,所述底凳本体的正面开设有贯穿并延伸到底凳本体背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仓,所述支撑仓的内部设置有保持稳固性的支撑机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呈均匀等距的分布在底凳本体的正面,所述支撑仓的形状为正三棱柱,所述支撑仓的正面与背面均为开口。该散货船抗疲劳底凳结构,通过设置通孔、支撑仓和支撑机构,支撑仓和支撑机构保持了底凳本体的稳定性,开设多个通孔节省了用料,降低了开支,从而具备节省用料的优点,方便了使用,解决了虽然散货船抗疲劳底凳结构具有抗疲劳的功能,可是用料较多,需要较大的开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为散货船抗疲劳底凳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散货船趋于大型化,热点区域的疲劳强度问题也愈加严重。大型散货船由于需要满足隔舱装载,货舱压载等要求,其横舱壁下部受到较大载荷,加之底凳与内底板连接处的类似十字交叉结构形式,使此处应力很大,其疲劳强度很难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中国专利CN202122595869.3提出了散货船抗疲劳底凳结构,本实用新型有效控制了底凳区域的结构重量,减小了板厚差,降低了船厂的建造成本和工艺要求,还能提高底凳侧板与内底板连接处疲劳强度,缓解此处的应力集中问题,虽然散货船抗疲劳底凳结构具有抗疲劳的功能,可是用料较多,需要较大的开支,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散货船抗疲劳底凳结构,具备节省用料等优点,解决了虽然散货船抗疲劳底凳结构具有抗疲劳的功能,可是用料较多,需要较大的开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散货船抗疲劳底凳结构,包括底凳本体,所述底凳本体的正面开设有贯穿并延伸到底凳本体背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仓,所述支撑仓的内部设置有保持稳固性的支撑机构。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呈均匀等距的分布在底凳本体的正面。
进一步,所述支撑仓的形状为正三棱柱,所述支撑仓的正面与背面均为开口。
进一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支撑仓的内部,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均与第一支撑板远离支撑仓的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和第三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均与支撑仓的内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机构呈均匀等距的分布在通孔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将支撑仓平均分为三等份,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均位于支撑仓的中垂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散货船抗疲劳底凳结构,通过设置通孔、支撑仓和支撑机构,支撑仓和支撑机构保持了底凳本体的稳定性,开设多个通孔节省了用料,降低了开支,从而具备节省用料的优点,方便了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凳本体、2通孔、3支撑仓、4支撑机构、41第一支撑板、42第二支撑板、43第三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合创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合创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698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型刀塔壳结构
- 下一篇:一种LED显示屏箱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