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自动化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77810.7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64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刚;吴鑫林;张忆;崔佳;方若全;侯士通;尹向文;谭福颖;史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G01B5/00;G05D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 直径 盾构 隧道 管片 自动化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自动化检测装置,包括剪式升降机构、俯仰角调节机构、AGV小车、控制柜,此装置是面向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的自动化检测装置,针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通过AGV小车背负检测装置绕管片运动一周进行检测。本平台可实现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的自动化检测,包含管片宽度、厚度、弧长等关键尺寸的检测,提高了管片检测的自动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自动化检测装置,属于轨道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盾构管片是盾构施工的主要装配构件,是隧道的最内层屏障,承担着抵抗土层压力、地下水压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载的作用。为了能够保证盾构管片在安装时的拼接稳定性,在盾构管片生产完成后,需要对盾构管片的宽度、厚度、弧长等关键尺寸进行测量,以保证拼装时的对接质量。
传统隧道盾构管片检测方法一般采用游标卡尺和钢卷尺或软质测量尺等,检测效率低,检测精度低,检测结果与检测人员的熟练程度有关,检测质量难以保证,且耗费大量的人力。目前较为通用的高精度测量方式,一般使用跟踪仪、扫描仪来完成,但也需要人工操作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自动化检测装置,能够对盾构管片进行自动化检测,AGV绕着管片运动一周,检测装置自动升降自动旋转,完成对盾构管片的外形轮廓扫描。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自动化检测装置,包括:
移动小车,位于装置最底部;
升降平台,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上;
检测机构,通过一俯仰角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升降平台顶部,所述俯仰角调节机构包括:
转轴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升降平台的顶部,其上转动连接有转轴;
第一电机,其驱动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轴连接;
固定支座,包括两个,两个固定支座对称固定在所述转轴的两端;
第三直线导轨,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支座的上端,第三直线导轨上连接有所述检测机构;
所述升降平台用于调整所述检测机构的高度,用于实现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进行不同高度检测;
所述俯仰角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检测机构的俯仰角,用于实现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进行不同角度的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小车为AGV小车。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平台包括上部平台、以及连接在所述上部平台底部的剪式升降机构,所述剪式升降机构包括:
剪叉式桁架,所述剪叉式桁架的上端一侧桁架通过第一直线移动副与上部平台的底部连接,剪叉式桁架的上端另一侧桁架的上端通过第一铰座与上部平台底部连接;
所述剪叉式桁架的下端一侧桁架通过第二直线移动副与移动小车的顶部连接,剪叉式桁架的下端另一侧桁架的下端通过第二铰座与上部平台底部连接;
滚珠丝杆组件,安装在所述移动小车的顶部,其上的螺母移动副与所述第二直线移动副上的移动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线移动副包括:
第一直线导轨,包括两根,两根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平行固定在所述上部平台的底部;
第一滑块,跨接在两根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所述剪叉式桁架的上端一侧桁架通过第三铰座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
所述第一直线移动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778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