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泥余热锅炉废气双循环再利用节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150508.2 | 申请日: | 2022-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28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毕克刚;郭宝金;吴昕谕;杨建福;蔡玲;杨改兴;吴岚;李沅炘;杨凡;金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市节能监察支队 |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3J15/02;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 53207 | 代理人: | 董建国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余热 锅炉 废气 双循环 再利用 节能 装置 | ||
1.一种水泥余热锅炉废气双循环再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由隔板(103)分隔为第一循环腔(101)和第二循环腔(102),所述第一循环腔(101)的炉壁上设置有进气口(201),所述第二循环腔(102)的炉壁上设置有排气口(202),所述第一循环腔(101)内设置有第一交换装置(4),所述第二循环腔(102)内设置有第二交换装置(5);
所述第一交换装置(4)包括设置在第一循环腔(101)内壁上密闭的交换柱体(401),所述交换柱体(401)上开有常温空气进气口(404)和第一循环热气抽风口(405),所述常温空气进气口(404)和第一循环热气抽风口(405)通过管道穿过炉体(1)壁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交换装置(5)包括曲形水管(5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余热锅炉废气双循环再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气补充口Ⅰ(701),所述第一循环腔(101)上设置有若干热气补充口Ⅰ(701);所述第二循环腔(102)上同样设置有若干热气补充口Ⅱ(7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余热锅炉废气双循环再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402),所述交换柱体(401)中沿长度方向转动安装有转轴(402),所述转轴(402)上安装有若干风扇叶片(4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余热锅炉废气双循环再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叶片(403)与转轴(402)中心线的夹角为20~5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余热锅炉废气双循环再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腔(101)底部设置有第一排灰口(301),所述第二循环腔(102)底部设置有第二排灰口(3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余热锅炉废气双循环再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形水管(502)通过安装架(501)与第二循环腔(102)内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余热锅炉废气双循环再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排烟管(6),所述隔板(103)内安装有与炉体(1)内腔连通的安全排烟管(6),所述安全排烟管(6)上安装有安全阀(6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余热锅炉废气双循环再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上还安装有压力表(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余热锅炉废气双循环再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01)设置在第一循环腔(101)的下部,所述排气口(202)同样设置在第二循环腔(102)的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泥余热锅炉废气双循环再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换装置(4)设置在所述进气口(201)上方,所述第二交换装置(5)设置在排气口(202)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市节能监察支队,未经昆明市节能监察支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505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