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编码器的电机动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33784.8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03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郭良华;石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宏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21 | 分类号: | H02K11/21;H02K7/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正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43 | 代理人: | 周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器 电机 动力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编码器的电机动力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一侧的电机,设于壳体另一侧的输出轴,及设于电机与输出轴之间的减速齿轮组;壳体内设有与电机的主轴传动联接的输入轴;输入轴的外端延伸至壳体的另一侧,且固定有光栅盘;还包括固定于壳体另一侧的编码器座体,编码器座体设有一开口槽,以容纳光栅盘;编码器座体内设有传感器电路,编码器座体的外侧设有与传感器电路电性连接的电源接脚和信号接脚。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更精确的动力控制,且将编码器和电机分别于壳体的两侧,实现了编码器与电机的隔离,降低了电机散热对编码器的影响,使之更加地稳定。编码器在不需要时也可以拆下来,当作一个配件供用户选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结构,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带编码器的电机动力装置,属于一种微小型功率的带有减速的电机动力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为一些电动玩具、家电、各种带微型动力的智能终端等产品提供动力的结构中,大多数采用了电机和齿轮减速的微型动力结构。随着智能小家电,智能玩具的普及,在为这些小型产品为提供动力的同时,还需要对动力的输出有反馈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目前大部分的结构是将编码器固定于电机的尾部,有结构紧凑的特点,但是会影响电机的散热,同时,编码器本身也会因为电机的散热原因而导致温度上升,编码器内部的电路也受到影响。并且这种结构容易形成一个长棒形结构,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来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编码器的电机动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带编码器的电机动力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一侧的电机,设于壳体另一侧的输出轴,及设于所述电机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减速齿轮组;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电机的主轴传动联接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且固定有光栅盘;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另一侧的编码器座体,所述编码器座体设有一开口槽,以容纳所述光栅盘;所述编码器座体内设有传感器电路,所述编码器座体的外侧设有与所述传感器电路电性连接的电源接脚和信号接脚。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桶状空腔,以容纳所述电机。
优选地,所述编码器座体设有用于与所述壳体固定联接的螺钉孔,及穿过所述螺钉孔的固定螺钉。
优选地,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固定于所述输入轴的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啮合的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同轴固定的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主动轮啮合的第二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同轴固定的第三主动轮,与所述第三主动轮啮合的第三从动轮,与所述第三从动轮离合式同轴联接的第四主动轮,及与所述第四主动轮啮合且与所述输出轴同轴固定的第四从动轮。
优选地,所述第四主动轮与所述第三从动轮进行离合式同轴联接的结构为轴向滑动式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四主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相邻端面的端面齿形部,以及作用于所述第四主动轮或所述第三从动轮外端的弹簧,以保持所述第四主动轮和所述第三从动轮之间的紧密啮合。
优选地,所述端面齿形部为带导向斜面的三角形齿部。
优选地,所述第四主动轮与所述第三从动轮进行离合式同轴联接的结构为径向滑动式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四主动轮内端面的至少二个环形拱门部和设于所述第三从动轮内端面的环形腔部;所述环形拱门部的外周中心设有凸起,所述环形腔部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纳所述凸起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凸起为带圆弧过渡的三角形凸起;所述的凹槽为带圆弧过渡的三角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输出轴平行于所述输入轴,或者,所述输出轴垂直于所述输入轴。
优选地,所述输入轴的外端为分体式结构,通过轴孔配合实现可拆式联接,所述输入轴包括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可拆式联接的外端部;所述外端部与所述光栅盘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宏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宏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337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叶片加工用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布生产用高效浸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