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司机椅骨架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105507.6 | 申请日: | 2022-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28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迎军;陈海东;张雨;张喜成;叶勇;杨永峰;马志峰;专红军;毛吉明;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捷迅汽车部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54 | 分类号: | B60N2/54;B60N2/5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广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刘飞 |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司机 骨架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司机椅骨架总成,包括座垫架和底座,所述座垫架的顶部设置有椅背架,所述座垫架通过转轴与椅背架转动连接,所述椅背架内腔的正面和背面从上至下均设置有安装杆,且安装杆相向的一侧设置有背板,所述座垫架的内腔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与座垫架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阻尼器、第一连接杆、移动块、第二连接杆、固定板和第二弹簧的配合,对司机椅进行减震,有效防止司机椅的晃动,从而有利于驾驶员的驾驶,通过第三弹簧、第四弹簧和缓冲垫的配合,提高了司机椅的减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司机椅骨架总成。
背景技术
所谓的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按照部位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前排座椅:头枕、靠背、坐垫,后排座椅:(头枕)、靠背、坐垫、侧翼,汽车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在出行驾车的同时,会受到因路面不平而导致司机椅的晃动,司机椅的晃动会给驾驶人员和车内人员造成安全隐患,而且现有技术当中的司机椅的舒适度也欠佳。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申请号:CN201921267321.2公开了一种减震司机椅骨架总成,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司机椅骨架总成通过橡胶垫和减震机构能够对司机椅进行减震,还能够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同时司机椅能够进行有效的减震,有利于提高驾驶员以及车内人员的安全。
但该申请仍然具有缺陷,该减震机构没有设置减震器,仅仅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对座椅晃动进行减震,其效果不佳,座椅的减震效果不佳,导致使用者乘坐的舒适感不佳,无法满足司机椅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司机椅骨架总成,对司机椅进行减震,有效防止司机椅的晃动,从而有利于驾驶员的驾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司机椅骨架总成,包括座垫架和底座,所述座垫架的顶部设置有椅背架,所述座垫架通过转轴与椅背架转动连接,所述椅背架内腔的正面和背面从上至下均设置有安装杆,且安装杆相向的一侧设置有背板,所述座垫架的内腔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与座垫架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座垫架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
优选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阻尼器、第一连接杆、移动块、第二连接杆、固定板和第二弹簧,所述底座顶部的四周均栓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相向的一侧栓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第一滑槽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座垫架底部中心处的两侧从前至后均依次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侧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外侧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侧通过活动座与第一滑块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顶部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顶部与座垫架的底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且第四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贯穿壳体并与座垫架的底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心处从左至右均粘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顶部与座垫架的底部接触。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相向的一侧与支撑杆两侧的底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且第三滑块的顶部与移动块的底部栓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捷迅汽车部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捷迅汽车部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055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芯极耳成型检测装置及一种极片卷绕机
- 下一篇:一种焊锡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