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离并网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086803.6 | 申请日: | 2022-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48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田丰;王立军;陈星;陈松;樊刚;吴文松;严巨杰;樊文武;唐明鹏;袁梦旭;杨礼萍;王键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丰川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M3/156;H02M7/48;H02M1/12;G05F1/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 | 高伟 |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伏离 并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离并网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多个光伏阵列、Buck/Boost变换器、直流母线、DC/AC单向整流器、低压电网、双向变压器T1、高压电网、开关K1、开关K2和交流负载;所述多个光伏阵列分别通过所述Buck/Boost变换器与直流母线连接;所述DC/AC单向整流器的直流接口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所述交流接口并联有交流负载、开关K1和开关K2;所述开关K1与双向变压器T1连接,将电压升压后并入高压电网;所述开关K2与低压电网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DC/AC单向整流器、开关K1、开关K2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具有功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交流负载支路的电流和电压。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满足多种条件下对交流负载的正常驱动,并提高光伏离并网系统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离并网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加剧了全球气候波动,如洪涝灾害和长期高温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太阳能作为一种零排放的能源获取方式被各国所重视。
但是光伏发电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光照强度及天气的影响,导致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直接用来驱动负载,由于功率的变动影响负载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在光伏电源中加入储能系统,通过储能系统来削峰填谷,使得负载平稳运行。但增加了储能系统后,大部分采用储能电池,需要储能电池经常性地充电和放电,使得储能电池寿命偏低,其综合成本较高;其次当光照强度较好,光伏组件产生的电量较多,负载无法有效利用时,现有技术采用对Boost电路的PWM信号进行控制,降低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导致对太阳能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离并网系统,通过对负载功率的测量,当光伏组件产生的功率较大时,将多余的电能并入电网;当光伏组件产生的功率较小时,通过低压电网或高压电网共同对负载进行驱动,使得负载正常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离并网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多个光伏阵列、Buck/Boost变换器、直流母线、DC/AC单向整流器、低压电网、双向变压器T1、高压电网、开关K1、开关K2和交流负载;所述多个光伏阵列分别通过所述Buck/Boost变换器与直流母线连接;所述DC/AC单向整流器的直流接口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所述交流接口并联有交流负载、开关K1和开关K2;所述开关K1与双向变压器T1连接,将电压升压后并入高压电网;所述开关K2与低压电网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DC/AC单向整流器、开关K1、开关K2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具有功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交流负载支路的电流和电压。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MPPT控制模块,所述MPPT控制模块具有控制器,电压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及开关管驱动电路;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及电流采样电路采集光伏阵列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控制开关管驱动电路输出PWM信号,控制所述Buck/Boost变换器中开关管的导通与截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开关管驱动电路采用隔离驱动电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开关K1和开关K2为继电器、接触器、IGBT或MOSFET。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位机包括输入模块、选择模块以及报警模块。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隔离变压器T2,所述DC/AC单向整流器的交流接口与隔离变压器T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T2的输出端与交流负载、开关K1和开关K2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网为两相或三相。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DC/AC单向整流器内设置有LC滤波电路或LCL滤波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丰川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宜宾丰川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86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离子液体纳米抛光用的抛光液恒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割草机大角度镜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