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继器及水下工作站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79827.9 | 申请日: | 202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62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陶一锐;王亚丽;张梦涛;杜阳;姜涛;李云龙;刘砚峰;孙华磊;孙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来海工智能装备(山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08 | 分类号: | H04Q1/08;B63C11/5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贾楠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 水下 工作站 | ||
本发明涉及水下作业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中继器及水下工作站,一种中继器,包括中继器框架,中继器框架下端设有缓冲垫,中继器框架外壁间隔设有移动推进器,中继器框架内设有液压系统、压力补偿机构、液压补偿机构、线缆锁紧机构、底部线缆导向组件,中继器框架内设有线缆盘,线缆盘一侧设有线缆导向机构,线缆盘和导向架之间设有丝杠,一种水下工作站,包括工作框架,所述工作框架上间隔设有推进器,工作框架内间隔设有上述所述的中继器,所述中继器置于工作框架内,工作框架上端固定设有总线缆接头,工作框架上设有观测设备,工作框架呈多面体状,本发明可缓震、外置推进器、压力补偿快、排缆顺畅、回收方便、多台机器人可同时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作业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中继器及水下工作站。
背景技术
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蕴藏的资源十分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将目光聚焦于深海的探索与资源开发,深海载人潜水器(HOV)、无人水下机器人(ROV,AUV)及深渊着陆器(LANDER)等装备正是人类探索深海奥秘的重要工具,水下50米到11000米的区域被人们定义为全海深,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海水作为天然的屏障,阻断了绝大多数信号的传输,现有的布放方式大多数为水面布放,无法排除水面复杂水流对光纤链路的影响,同时缺乏有效的实时观测手段,为了保证与深海设备稳定可靠的信号传输,中国专利CN113922881A公开了一种深海装备光纤释放管理中继器,包括中继器框架,所述中继器框架的顶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承重头,所述中继器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高压接线变压器箱、耐压电子舱和信号接线箱,所述承重头的内部插接有光电复合铠装缆,且光电复合铠装缆的底端穿过承重头与高压接线变压器箱固定连接,所述高压接线变压器箱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变压器与耐压电子舱电性连接,所述耐压电子舱通过水密电缆与信号接线箱相连接,所述中继器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推进器、抛载电机、水下摄像头、水下灯和光纤微缆线团,所述中继器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力补偿器,上述专利的不足:一是上述专利使用时通过光电复合铠装缆将装置和深海设备一体布放到指定深海环境中,深海设备通过线缆与中继器连接,深海设备回收时容易撞到中继器,造成两者受损,进而降低水下作业效率,增加维修成本;二是上述专利中中继器内部设置推进器,拆卸、维修十分不便;三是现有技术中的压力补偿器结构简单,深海环境变化多样,外压瞬间增大时,容易造成设备压溃,而且现有的压力补偿器容积变化难以精确测量;四是上述专利中只设置了光纤微缆线团,无法回收线缆,容易缠绕,而且线缆何时回收到位无法确定,导致深海设备在回收时容易碰撞中继器;五是现有技术中深海设备通常是单独作业,操作人员通过中继器一次只能控制一个深海设备,作业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缓震、外置推进器、压力补偿快、排缆顺畅、回收方便、多台机器人可同时作业的中继器及水下工作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继器,包括中继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器框架下端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中继器框架固定连接,以利于通过缓冲垫使得中继器与深海设备对接时起到缓冲作业,减少深海设备对接时对中继器的冲击力。
本发明所述缓冲垫上设有缓冲固定板,所述缓冲固定板上端与中继器框架固定连接,下端与缓冲垫固定连接,以利于通过缓冲固定板将缓冲垫固定在中继器框架下端,同时缓冲垫拆卸更换方便。
本发明所述缓冲垫呈环形,缓冲垫的材质为橡胶,弹性好,耐酸碱。
本发明所述中继器框架外壁间隔设有移动推进器,所述移动推进器与中继器框架固定连接,以利于方便中继器自主移动与深海设备对接,同时中继器设置在外侧,方便维修。
本发明所述移动推进器经安装板与中继器框架可拆卸连接,更换方便。
本发明所述中继器框架内设有液压系统和压力补偿机构,以利于方便深海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来海工智能装备(山东)有限公司,未经未来海工智能装备(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798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履带式顶推设备
- 下一篇:用于岩土工程基坑加固的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