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继器及水下工作站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79827.9 | 申请日: | 202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62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陶一锐;王亚丽;张梦涛;杜阳;姜涛;李云龙;刘砚峰;孙华磊;孙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来海工智能装备(山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08 | 分类号: | H04Q1/08;B63C11/5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贾楠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 水下 工作站 | ||
1.一种中继器,包括中继器框架(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器框架(16)下端设有缓冲垫(104),所述缓冲垫(104)与中继器框架(16)固定连接,所述中继器框架(16)外壁间隔设有移动推进器(106),所述移动推进器(106)与中继器框架(1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器框架(16)内设有压力补偿机构(7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补偿机构(74)包括液压油囊(75)、拉伸弹簧(76)和油囊导向组件(77),液压系统(73)的液压油设置在液压油囊(75)内,所述液压油囊(75)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液压油囊(75)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经管路与中继器框架(16)内液压系统(73)连接,所述液压油囊(75)两侧间隔设有拉伸弹簧(76),所述液压油囊(75)两侧设有油囊导向组件(77),所述液压油囊(75)上端固定设有上端盖(78),下端固定设有下端盖(79),所述拉伸弹簧(76)上端与上端盖(78)固定连接,下端与下端盖(79)固定连接,所述油囊导向组件(77)包括导向座(80)和导向杆(81),所述液压油囊(75)外侧间隔设有导向座(80),所述导向座(80)下端与中继器框架(16)固定连接,导向座(80)上部与下端盖(79)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座(80)内设有导向杆(81),所述导向杆(81)下端插入导向座(80)内与导向座(80)滑动连接,导向杆(81)上端与上端盖(7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器框架(16)内设有液压补偿机构(87),所述液压补偿机构(87)包括油筒(88)、油囊罩(89)、油囊固定板(90)、导向套(91)和缓冲弹簧(92),所述中继器框架(16)内至少设有一个油筒(88),所述油筒(88)与中继器框架(16)固定连接,油筒(88)内设有油囊罩(89),所述油囊罩(89)左侧设有油囊固定板(90),右侧设有导向套(91),所述油囊固定板(90)、油囊罩(89)和导向套(91)三者固定连接,所述油囊罩(89)套在油囊固定板(90)上,油囊罩(89)外端呈喇叭状向左向油筒(88)内壁延伸并与油筒(88)内壁密封固定连接形成储油腔(93),所述储油腔(93)内设有液压油,所述储油腔(93)一侧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储油腔(93)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经管路与中继器框架(16)内液压系统(73)连接,所述导向套(91)内设有缓冲弹簧(92),所述缓冲弹簧(92)左端置于导向套(91)内并与导向套(91)内壁相抵靠,右端伸出导向套(91)与油筒(88)内壁右侧相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器框架(16)上端固定设有支架线缆接头(69),所述中继器框架(16)内设有线缆盘(17), 所述线缆盘(17)上设有线缆,所述线缆一端与支架线缆接头(69)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线缆盘(17)呈自由连接端,所述线缆盘(17)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架(107),所述线缆盘(17)固定在线缆轴上,线缆轴两端分别经轴承与安装架(107)固定连接,所述线缆轴由线缆马达(19)驱动,所述安装架(107)与中继器框架(1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盘(17)一侧设有线缆导向机构(20),所述线缆导向机构(20)包括导向架(1)、线缆轮(2)、线缆轮轴和驱动马达(3),所述线缆盘(17)一侧设有导向架(1),所述导向架(1)下端与中继器框架(16)铰接,所述导向架(1)上设有线缆轮(2),所述线缆轮(2)固定在线缆轮轴上,所述线缆轮轴两端经轴承与导向架(1)固定连接,所述线缆轮轴一端穿出导向架(1)由驱动马达(3)驱动,所述驱动马达(3)固定在导向架(1)上,所述线缆盘(17)上线缆绕过线缆轮(2),从导向架(1)下端穿出形成自由连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来海工智能装备(山东)有限公司,未经未来海工智能装备(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798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履带式顶推设备
- 下一篇:用于岩土工程基坑加固的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