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持锁部、持锁机构和自动施封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018760.8 | 申请日: | 202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95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陈志强;彭刚;黄清萍;周勇;丁辉;郭卫军;仇全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65G47/24;E05B17/00;E05B67/00;E05B67/02;E05B67/06;E05B65/5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艾春慧 |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持锁部 机构 自动 设备 | ||
本公开提供一种持锁部、持锁机构和自动施封设备。持锁部用于持有电子锁的锁体,包括:抓手支架;多个抓手手指,被配置为夹持所述电子锁的所述锁体;和多个连杆机构,与所述多个抓手手指分别对应设置,各所述抓手手指通过对应的连杆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抓手支架上。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123411118.8”、申请日为2021年12月30日、发明名称为“自动施封设备”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行包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持锁部、持锁机构和自动施封设备。
背景技术
为配合海关总署试行进境托运行李“先期机检”查验模式及“图像判读、分类布控、重点监管”的工作方式,需对可疑的托运行李进行施封标识。以往海关工作人员对可疑行李进行施封标识时,需要人工将电子锁绑定在行李上,实现对可疑行李施封标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高,施封速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持锁部、持锁机构和自动施封设备。
本公开提供的持锁部,包括:
抓手支架;
多个抓手手指,被配置为夹持电子锁的锁体;和
多个连杆机构,与所述多个抓手手指分别对应设置,各所述抓手手指通过对应的连杆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抓手支架上。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自动施封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自动施封设备配套使用的一示例的电子锁绑定于被施封对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子锁的两个锁体处于锁定状态。
图3为图2所示示例的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子锁的两个锁体处于解锁状态,且两个锁体背靠背贴合。
图4为图2所示示例的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子锁的两个锁体处于解锁状态,且两个锁体开始分离。
图5为图2所示示例的电子锁的一个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示例的电子锁的另一个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自动施封设备的锁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锁仓装置的锁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锁仓的部分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锁仓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锁仓的部分结构去除了压条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平移件处于其第一平移件工作位置;
图12为图10所示的锁仓的部分结构去除了压条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平移件处于其第二平移件工作位置;
图13为图7所示的锁仓装置的锁仓、出锁机构和锁仓安装板以及取锁机构的活动托板的组合结构的原理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7所示的锁仓装置的出锁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7所示的锁仓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6至图19为图7所示的锁仓装置的出锁过程的原理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7所示的锁仓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187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风量风机
- 下一篇:一种水产养殖围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