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机维修顶部导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975630.7 | 申请日: | 2022-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56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飞飞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F5/40 | 分类号: | B64F5/4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唯思百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5 | 代理人: | 金辉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维修 顶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维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机维修顶部导油装置。具有支撑球头、导油硬管、卡箍、导油软管、收集瓶;所述支撑球头上部设置为与飞机球窝配合的球形,下部与飞机支撑设备连接,所述导油硬管与支撑球头的导流孔连接并焊接密封,所述导油软管安装在导油硬管末端并用卡箍紧固密封,所述收集瓶安装在导油软管末端,收集油液。此装置能够在飞机维修时引导油液沿球形流经环槽进入导油管,避免油液通过支撑件进入下方设备或滴至地面,防止此处油液对设备的腐蚀和污染,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保持地面干净整洁,有效降低周边工作人员因地面油污带来的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维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机维修顶部导油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维修时,一般在前起落架、主起落架附近进行支撑,常见支撑设备为千斤顶,千斤顶头部球形结构顶入飞机预留球窝结构中,而主起落架附近液压管路较多,维修时经常出现油管漏油、渗油现象,此处油液容易通过与飞机的连接结构流至支撑设备内部或通过支撑设备滴落至地面聚积,产生对支撑设备以及地面的腐蚀和污染,降低支撑设备使用寿命,增加周边工作人员因地面油污带来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飞机维修顶部导油装置,以解决飞机维修过程中管路油液通过支撑设备向下流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维修顶部导油装置,具有支撑球头、导油硬管、卡箍、导油软管、收集瓶;所述支撑球头上部设置为与飞机球窝配合的球形,下部与飞机支撑设备连接,所述导油硬管与支撑球头的导流孔连接并焊接密封,所述导油软管安装在导油硬管末端并用卡箍紧固密封,所述收集瓶安装在导油软管末端,收集油液。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球头具有球形面、导流柱面、导流槽、连通孔和导流孔;所述球形面位于支撑球头顶端,与飞机球窝配合,所述导流柱面位于球形面下方,直径小于球形面,引导油液向内侧流,所述导流槽为设置在导流柱面下方轴肩处的周向环槽,通过导流槽底端的连通孔将油液导入导流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孔底端封堵有一个连通孔堵件,防止油液从装置下方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球头侧面开设有一个用于和飞机支撑设备紧固的扳手孔,所述支撑球头底端设置有一个用于和飞机支撑设备连接的支撑设备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瓶顶部开排气孔,防止因瓶内压强增加油液无法流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飞机维修时引导油液沿球形流经环槽进入导油管,避免油液通过支撑件进入下方设备或滴至地面,能够有效收集飞机支撑附近漏、渗油液,防止此处油液对设备的腐蚀和污染。
(2)本实用新型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保持地面干净整洁,有效降低周边工作人员因地面油污带来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支撑球头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支撑球头1、导油硬管2、卡箍3、导油软管4、收集瓶5;支撑球头上部球形与飞机球窝配合,下部与飞机支撑设备连接,导油硬管2与支撑球头1导油孔连接并焊接密封,导油软管4安装在导油硬管2末端用卡箍3紧固密封,收集瓶5安装在导油软管4末端,收集油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飞飞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飞飞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756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维修消除侧向力的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植株栽培用催芽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