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砂模残砂的清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67662.0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95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苏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勤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B08B5/04;B08B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方中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模残砂 清理 系统 | ||
1.一种砂模残砂的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工作平台;
集尘单元,其包括罩设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的集尘罩,其中所述集尘罩在前后方向形成敞开口,其中所述敞开口之间形成砂模移动通道,所述集尘罩与所述工作平台形成清洁腔;
吹扫单元,其包括位于所述砂模移动通道周向侧边且形成有多股吹扫气流的喷头吹扫组件、位于所述工作平台下方与所述喷头吹扫组件相连通的供气管路、设置在所述供气管路上的气路控制阀、以及供气动力部件,其中所述多股吹扫气流所形成辐射面能够将所述砂模移动通道的周向覆盖,且在所述气路控制阀开闭切换中,多股所述吹扫气流同步或部分喷向位于所述砂模移动通道中的砂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模残砂的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股吹扫气流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砂模移动通道上、下、左、右侧边的上气流吹扫层、下气流吹扫层、左气流吹扫层、右气流吹扫层,其中所述喷头吹扫组件包括多个喷嘴,各气流吹扫层由并排设置的多个所述喷嘴形成,所述上气流吹扫层的喷嘴朝下设置,所述下气流吹扫层的喷嘴朝上设置,所述左气流吹扫层的喷嘴朝右设置,所述右气流吹扫层的喷嘴朝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模残砂的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气流吹扫层、左气流吹扫层、右气流吹扫层位于所述砂模移动通道的同一截面上,所述下气流吹扫层位于所述砂模移动通道的另一截面上,且两个截面前面间隔设置形成双吹扫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砂模残砂的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吹扫工位的每个工位处分别设有光栅传感器,其中所述光栅传感器与所述气路控制阀连通,所述光栅传感器感应所述砂模时,对应工位的气流吹扫层对砂模表面进行吹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砂模残砂的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气管路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且呈龙门型的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隔开且沿着所述第一管体所形成龙门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管体、供气罐、用于将所述供气罐分别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相连通的第三管体,其中所述气路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三管体上,所述喷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砂模残砂的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分别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垂直设置,且齐平成排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砂模残砂的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体包括与所述供气罐相连通的主管、分别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相连通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其中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所述主管三者自端部相连通形成三通管,所述气路控制阀设置在所述三通管的连通处,且以使得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主管连通;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主管连通;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及所述主管之间相互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模残砂的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尘罩所形成罩腔自下而上逐步变小,所述集尘单元还包括与所述集尘罩相连通的集尘泵、以及与所述集尘泵相连通的气砂分离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模残砂的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平台下部设有架框,所述吹扫单元部分位于所述架框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砂模残砂的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架框的底部设有脚轮,所述清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架框上的移动推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勤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勤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676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针灸用定位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PP活性炭洗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