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翻转发动机缸体的吊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274332.5 | 申请日: | 2022-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16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许学军;朱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44 | 分类号: | B66C1/44;B66C13/08;B66C15/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李金伟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转 发动机 缸体 | ||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吊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翻转发动机缸体的吊具,包括:吊杆活动机构、静止夹臂机构、活动夹臂机构、翻转机构、卡爪机构和安全锁机构,静止夹臂机构的一端设置在吊杆活动机构上,另一端安装一个翻转机构,活动夹臂机构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吊杆活动机构上,另一端安装一个翻转机构,各翻转机构上均设有卡爪机构,安全锁机构一端转动设置静止夹臂机构上,且与吊杆活动机构活动连接,当活动夹臂机构夹持工件后,安全锁机构自动与活动夹臂机构锁合以限制活动夹臂机构转动。待该吊具夹持工件后,能实现工件的360°的自由翻转,以便进行外观检测及提高装配效率,且夹持后能自动锁止,保证夹持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吊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翻转发动机缸体的吊具。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装配线,为实现发动机的装配,通常需机加工件(缸体、缸盖、曲轴)转运到发动机装配线,再实现机加工件上装配线装配,上线的过程就需要搬运、外观检查,定点落位等操作。现由于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很多企业投入机器人实现搬运作业,但投入成本大,同时对来料要求高,多数厂家还是采用人工搬运、吊装的方法。目前发动机缸体在人工上线装配时多采用吊具钩住曲轴承孔处式、剪刀式夹持外壁式、要求吊具的材料必须要比发动机缸体材料软,另外对上线位置及发动机上到装配线的姿态都有限制,即油底壳面朝上,但缸体从机加下线时的姿态为保证燃烧室面不划伤基本油底壳面朝下,用以上所提的吊装吊具方式就会增加一道吊前翻转工序,增加吊装难度。另外由于无法吊装检测,所以上线时对缸体的外观检查极其不方便,对装配工艺的设置也有所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翻转发动机缸体的吊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缸体在吊具吊装后无法翻转而影响装配效率及外观检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翻转发动机缸体的吊具,包括:吊杆活动机构、静止夹臂机构、活动夹臂机构、翻转机构、卡爪机构和安全锁机构,所述静止夹臂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吊杆活动机构上,另一端安装一个所述翻转机构,所述活动夹臂机构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吊杆活动机构上,另一端安装一个所述翻转机构,各所述翻转机构上均设有所述卡爪机构,所述安全锁机构一端转动设置所述静止夹臂机构上,且与所述吊杆活动机构活动连接,当所述活动夹臂机构夹持工件后,所述安全锁机构自动与所述活动夹臂机构锁合以限制所述活动夹臂机构转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吊杆活动机构包括:横梁、吊筒、主吊杆和吊环,所述吊环设置在所述主吊杆的一端顶部,所述主吊杆活动式设置在所述吊筒内,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吊筒的外侧壁上,所述静止夹臂机构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横梁的一端上,所述活动夹臂机构铰接在所述横梁的另一端且所述活动夹臂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主吊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夹臂机构包括:第一横向活动臂、第二横向活动臂和竖向臂,所述第一横向活动臂和所述第二横向活动臂存在高度差,所述第一横向活动臂和所述第二横向活动臂之间设有三角连接块,所述第二横向活动臂远离所述第二横向活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竖向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横向活动臂与所述横梁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横向活动臂上设有导向长槽,所述主吊杆上设有截面为T型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长槽滑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安全锁机构包括:主锁板和自锁板,所述主锁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静止夹臂机构上,另一端为活动端,所述主锁板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主锁板上设有锁柱;所述自锁板转动设置在所述竖向臂上且所述自锁板的一端设有锁钩,当所述活动夹臂机构夹持工件后,所述锁钩与所述锁柱挂接锁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竖向臂上设有手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轴座和转动设置在所述轴座内的转轴,所述转轴通过两个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轴座内,两个所述轴承之间的所述转轴上设有隔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743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