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游梁式抽油机一体式刹驻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21192.5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0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帅;王宏海;杨斌;王地;丁玉晶;崔少军;韩宁;张正科;王小波;马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同帅 |
主分类号: | F16D63/00 | 分类号: | F16D63/00;F16D65/16;F16D121/14;F16D1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高胜英 |
地址: | 457100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游梁式 抽油机 体式 刹驻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装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游梁式抽油机一体式刹驻车装置,包括刹车器和刹车盘,所述刹车器包括手刹箱、卡块、一号卡杆、二号卡杆、一号拉杆、一号连接杆、二号连接杆、三号连接杆和二号拉杆,所述刹车盘的内腔转动安装有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包括转动盘、滑杆、固定块、连接块和齿轮,所述转动盘的正面贯穿开设有一号滑槽,所述刹车盘的内壁开设有二号滑槽。该妇科护理用可移动冲洗车可通过将抽油机停止工作并停止抽取时,工作人员拉动二号卡杆,二号卡杆通过一号卡杆带动一号拉杆进行移动,一号拉杆通过一号连接杆带动二号连接杆进行移动,二号连接杆通过三号连接杆带动二号拉杆进行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装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游梁式抽油机一体式刹驻车装置。
背景技术
有杆泵机采伴随着石油工业机采生产的诞生而诞生,历经一百余年,到目前为止仍是有杆泵机采的主要方式,在国内外油田广泛使用。游梁机初期一般只配备抱式或鼓式刹车机构。
但在生产中,现场需要进行停机作业,按照生产安全规范,停机后,手动拉动刹车杆进行刹车,锁止手刹杆后进行作业。但在生产中,手动拉紧刹车杆并锁止手刹杆后,由于井下油管与产层连通,随着停产后油管内油气水的分离平衡,造成井下杆泵载荷平衡调整,反作用于抽油机使抽油机克服刹车转动,导致停机的抽油机会再次向上运动,使刹车机构发生震动,导致刹车机构与齿轮发生脱落,刹车失败,同时用于锁住手刹杆的装置过于简陋,该装置刹车时产生的震动会导致手刹杆脱落卡住状态,使手刹装置失去刹车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妇科护理用可移动冲洗车,以解决现有手刹杆的锁紧效果差,刹车装置锁紧效果差,容易受到刹车时产生震动的影响,导致刹车失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游梁式抽油机一体式刹驻车装置,包括刹车器和刹车盘,所述刹车器包括手刹箱、卡块、一号卡杆、二号卡杆、一号拉杆、一号连接杆、二号连接杆、三号连接杆和二号拉杆,所述刹车盘的内腔转动安装有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包括转动盘、滑杆、固定块、连接块和齿轮,所述转动盘的正面贯穿开设有一号滑槽,所述刹车盘的内壁开设有二号滑槽,齿轮与抽油机的抽杆相连接,抽油机的上下抽油会带动齿轮进行转动,只要将齿轮锁住,就能将停机的抽油机停止上下运动。
优选的,所述手刹箱的内腔与一号卡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一号卡杆的外表面与二号卡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二号卡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卡槽块。
优选的,所述手刹箱的外表面与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卡杆的内表面与一号拉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一号拉杆的内表面与一号连接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连接杆的背面与二号连接杆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二号连接杆的顶端与三号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三号连接杆的底部与二号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拉杆的左侧与连接块的右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刹车盘的内壁与转动盘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的外表面与连接块的左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右端贯穿手刹箱并延伸至手刹箱的外部,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均与一号滑槽和二号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外表面与固定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与齿轮的外表面相卡接,所述齿轮的背面与刹车盘的内腔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刹车锁紧的设计,通过连接块带动转动盘进行转动,转动盘通过一号滑槽带动滑杆在二号滑槽中移动,使滑杆带动固定块卡在齿轮上,从而达到将转动的齿轮停止工作,防止刹车时产生的震动将刹车机构无法将齿轮有效地进行锁紧,提高了抽油机停机的速度,避免齿轮的震动导致刹车装置刹车失败,导致齿轮再次转动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同帅,未经刘同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211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