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在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中的超时监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61504.X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63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焦子豪;孙权;罗红瑞;袁婷;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民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10 | 分类号: | H03M1/10;H03M1/3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逐次 逼近 转换器 中的 超时 监测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在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中的超时监测电路,当外部产生一个CNV信号的上升沿后,本申请的模数转换器进入逐次逼近过程,触发器DFF1的QN端变低,N型MOS管MN1被关断,P型MOS管MP1、P型MOS管MP2和P型MOS管MP3流过一个微小的电流对电容C1充电,经过一段时间后,反相器INV1的输入端变高,或非门NOR1的输出端也变高,触发器DFF1被复位,模数转换器重新进入采样过程,通过合理调节C1的电容值,使得C1的充电时间略大于模数转换器正常逐次逼近过程所需的时间,即可在模数转换器量化超时后进行强制复位,同时,本申请还可避免因上电错误导致的非正常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应用在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中的超时监测电路。
背景技术
模数转换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场景,例如测量、伺服、通信等。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以其结构简单、功耗低、工艺友好性等优势成为最佳选择。其中,异步逻辑由电路内部的环路自动产生量化过程所需的时钟,不需要外部提供更高频的量化时钟,因此成为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主流架构。随着工业需求的不断发展,对模数转换器的位数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最小量化步长也不断变小,导致电路中比较器的判决时间加长。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当比较器的差分输入电压值非常接近时,比较器会进入长时间的亚稳态;此外,由于电路上电过程中存在的亚稳态,也有可能导致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长期处于非正常的工作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在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中的超时监测电路,能有效地解决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亚稳态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在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中的超时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C1、N型MOS管MN1、P型MOS管MP1、P型MOS管MP2、P型MOS管MP3、反相器INV1、或非门NOR1和触发器DFF1;
所述触发器DFF1的D端接电源,Clk端接外部CNV信号,Q端接SAMP输出信号,QN端接N型MOS管MN1、P型MOS管MP1、P型MOS管MP2、P型MOS管MP3的栅极;
所述P型MOS管MP1的源端接电源,漏端接P型MOS管MP2的源端;P型MOS管MP2的漏端接P型MOS管MP3的漏端,N型MOS管MN1源端接地;
所述电容C1的一端接P型MOS管MP3的漏端、N型MOS管MN1的漏端和反相器INV1的输入端;
所述或非门NOR1的A1输入端接反相器INV1的输出端,A2输入端接外部ENB信号,输出端连接触发器DFF1的Reset输入端。
进一步,所述电容C1另一端与P型MOS管MP1的源端连接并接地。
进一步,所述P型MOS管MP1的漏极连接P型MOS管MP2的漏极。
进一步,所述CNV信号的有效电平为上升沿。
进一步,所述触发器DFF1的QN端的有效电平为低电平。
进一步,所述或非门NOR1的输出端的有效电平为高电平。
进一步,所述电容C1采用采用可调电容。
进一步,所述ENB信号的有效电平为低电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民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天民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61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大角度纵波检测的等效试块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带头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