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壳体、充电装置和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940471.0 | 申请日: | 2022-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40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郝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2/70;B60L53/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装置 壳体 车辆 | ||
1.一种充电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壳体包括外壳基体,所述外壳基体的前端形成对接腔,所述对接腔中设有与所述外壳基体一体成型的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的前侧设置有多个安装孔,用于安装充电端子,
所述安装板的后侧与所述外壳基体的后端形成容置空间,用于容纳电路板;
其中,所述外壳基体为由无卤材料制成的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材料包含聚合物和阻燃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基体的前端表面上凸伸形成有对接部,所述对接部与所述前端表面形成插接台阶部,所述插接台阶部用于与外部插接端匹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筒状安装孔,所述筒状安装孔穿设于所述安装板,且自所述安装板的前侧表面向外凸伸的筒状顶表面突出于所述前端表面且隐藏于所述对接部的对接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安装孔的内壁周向间隔设置有突起,用于限制所述充电端子的径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外壳基体的后端径向向外延伸有平板支撑部,所述平板支撑部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部和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连接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长度,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车身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充电装置的其他部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自所述平板支撑部的外周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平板部,和连接所述第一平板部与所述平板支撑部的外周的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一平板部上设置有销孔;
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自所述平板支撑部的外周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平板部,所述第二平板部上设置有销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加强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置空间内,自所述安装板的后侧表面与所述外壳基体的内壁之间连接形成有成对的第一限位部,用于限位所述电路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后侧表面还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用于匹配所述电路板的定位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后侧与所述外壳基体之间还形成有避让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基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具有自外周向外凸伸的凸出部,所述外壳基体的前端表面还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置有与所述凸出部匹配的凹陷部,所述第一密封圈匹配安装于所述密封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为多个,且沿着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周向规则排布,所述凹陷部为多个,与每一所述凸出部对应地匹配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陷部过盈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形状为腰形槽或弧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404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