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桩及其功率分配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887843.8 | 申请日: | 2022-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32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弟;花伟杰;蔡宪逸;张宇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62 | 分类号: | B60L53/62;B60L53/31;B60L53/3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刘松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及其 功率 分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桩及其功率分配系统,所述功率分配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功率模块,每个功率模块的输入端子与电源模块一一对应连接,用于将电源模块连接到与功率模块的输出端子相连的充电枪中的任意一个,功率模块包括固态开关;采样控制板,采样控制板与功率模块固定连接,且采样控制板与功率模块的输入端子、多个输出端子和控制端子电连接,采样控制板用于采集功率模块的参数以及对功率模块进行控制;汇流铜排,位于采样控制板的上方,汇流铜排连接在充电枪与采样控制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模块采用固态开关,可以显著提高功率模块的可靠性、寿命、响应速度以及集成度,且集成采样控制板,无需额外的控制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的功率分配系统以及充电桩。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多枪直流充电设备中,最初通常使用固定功率分配方式,因无法预先知道各枪的实际需求功率,会造成功率模块极大的浪费。为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固定功率和动态功率相结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功率模块的利用率,为实现更加灵活的功率分配,出现了全部功率模块用于动态分配的方案,实现了功率模块利用最大化并沿用至今。
上述技术基本都是基于继电器方案即机械开关方案来实现,而继电器方案存在可靠性低、寿命短、动作时间长、保护不足甚至无保护等固有弱点。且只具备功率分配功能无相关数据处理能力,即仅具备终端执行能力,导致需要配备额外的控制单元,增加了额外的线束,提高了整机成本,且大量连接线对功率模块的工作可靠性非常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桩的功率分配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充电桩的功率分配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功率模块,每个所述功率模块包括一个输入端子和多个输出端子,每个所述功率模块的输入端子与电源模块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功率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源模块连接到与所述功率模块的输出端子相连的充电枪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功率模块包括固态开关;采样控制板,所述采样控制板与所述功率模块固定连接,且所述采样控制板与所述功率模块的输入端子、多个输出端子和控制端子电连接,所述采样控制板用于采集所述功率模块的参数以及对所述功率模块进行控制;汇流铜排,所述汇流铜排位于采样控制板的上方,所述汇流铜排包括输入汇流铜排和输出汇流铜排,所述输入汇流铜排与所述功率模块的输入端子相连,所述输出汇流铜排与所述功率模块的输出端子相连,且所述汇流铜排连接至所述采样控制板,以通过所述采样控制板将所述电源模块连接到所述充电枪。
本实用新型上述提出的充电桩的功率分配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具体地,上述的充电桩的功率分配系统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用于所述功率模块的热量耗散,固定于所述功率模块的下方。
具体地,采样控制板包括:采样模块,所述采样模块用于采集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每个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所述功率模块中固态开关的端电压以及所述功率模块中固态开关的温度;I/O接口模块,所述I/O接口模块包括开入接口和开出接口,分别用于外部信号的输入和内部信号的输出;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所述MCU分别与所述采样模块、所述I/O接口模块和所述功率模块相连,所述MCU用于对所述功率模块进行控制。
具体地,采样控制板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MCU相连,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实现通讯。
进一步地,采样控制板还包括:辅助电源,所述辅助电源包括隔离的一组或多组控制电源和隔离的至少一组驱动电源,其中,所述控制电源与所述MCU相连,所述控制电源用于对所述MCU、所述采样模块和所述通讯模块进行供电;所述驱动电源与功率模块相连,且一个驱动电源对应一个功率模块,所述驱动电源用于对所述功率模块进行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878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断料连接的定位夹具
- 下一篇:节能高效机房冷却机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