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42179.5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58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辉 |
主分类号: | C12C13/02 | 分类号: | C12C13/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何冠威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发酵装置,包括保温夹套、发酵罐、底座、顶部接管、酒头座、底部接管及回流管,保温夹套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上过孔和下过孔,顶部接管经由上过孔突伸至保温夹套外,底部接管经由下过孔突伸至保温夹套外,底部接管的底端设有启闭开口,保温夹套的内壁与发酵罐的外壁之间围设成上汇聚腔、多个流动通道及下汇聚腔,保温夹套的底部开设有进液孔和回流孔,进液孔与下汇聚腔连通,回流管的顶部与上汇聚腔连通,回流管的底部与回流孔密封式连通或密封地贯穿回流孔。本申请的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热交换液直接与发酵罐接触,换热面积大,换热效果好、效率高,便于对发酵罐进行控温,且清洗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啤酒是全球最受欢迎的三大饮料之一,也是夏天最受人们喜爱的饮料。传统上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糖化液化制得麦汁,添加酵母后发酵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因酒精度底,富含营养,俗称为“液体面包”。
受于啤酒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制冷技术的发展,价格更低的原材料,高浓稀释工艺,大型酒厂规模化生产走到了极致,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具体的:在发酵工艺上,主要采用大型立式或者卧式发酵罐,这些发酵采用金属焊接夹套制冷控温,以达到稳定的理想发酵温度,稳定品质。在原料方面,使用麦芽之外利用大米,玉米淀粉、糖浆,蔗糖、酒花浸膏制品等原料,显著降低原材料成本。在生产工艺方面,使用高浓度麦汁发酵,后期脱氧水稀释勾兑的生产工艺,以成倍增加产量,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也降低了啤酒的生产成本。由于以上技术和工艺,工业规模化的啤酒,价格极有优势,使得清爽的拉格啤酒成为了市场上主流的产品。
然而,由于啤酒厂商的过度竞争,为了降低成本,啤酒品质越来越下降,具体表现为:使用了麦芽之外的含糖原料,而且占比越来越大,使得啤酒除了清爽之外,也是越来越寡淡,口味也越来越单一。加之为了增加啤酒保质期,大部分啤酒需要经过过滤灌装后,再加上巴士杀菌,口感不新鲜。这种单一品种的工业啤酒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那些最求高品质、口味丰富独特的人们的需求。
因而出现了很多公司,以小规模生产方式,尽可能使用全麦芽,并培育各类新型酒花增加风味,更有使用其他风味物质,如各种水果,草本植物等增加风味,并很多时候采用了工业啤酒不太爱用的上发酵的艾尔酵母高温发酵,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各类风味啤酒,丰富了大家的选择,同时,这些精酿啤酒很多时候不采用巴士杀菌来增加保质期,而是保留部分鲜活酵母,趁着新鲜饮用,以追求更极致的口感,这种鲜啤通常需要在低温保存。这样一种啤酒文化首先从美国发展开来,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也在过去的几年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精酿品牌,精酿啤酒发展也从小众慢慢走到前台。
除了那些成立自己的精酿品牌的厂商,也越来越多的个人啤酒爱好者,也试着自己通过简单的设备在家里酿制自己的啤酒。这些自酿的啤酒,采用全麦芽以及各种各样的特制麦芽,各种丰富的颗粒酒花,以及其他风味物质,使用上发酵艾尔酵母,酿制个性化的啤酒。这些啤酒除了自己喝以外,也多半分享给亲朋好友。在美国等地方已然成为了一种时尚的兴趣活动。随着精酿风的到来,也会有更多的国人试着尝试这种自酿啤酒。
这些个人酿制的啤酒,尽管可能口味不稳定,但以其浓郁的麦芽香味,各种层次丰富的酒花味道,艾尔酵母赋予的各种酯酸风味,以及其他风味物质带来的独特味道,最重要的是极鲜的口感,对于尝过的人印象深刻。
因此,面向那些微小型厂商以及个人家酿爱好者,市场上提供了微小型的、经济型的酿造设备,以满足他们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常规的微小型发酵罐,制冷主要采用内外置金属盘管或者辅助热传递材料,用水冷(包含酒精水等液体)或者制冷剂直接制冷;缺点是:制冷面积小,制冷慢;其中,采用内置盘管方式的清洗不方便,有卫生死角,需要人工拆除后单独清洗;采用外置盘管的方式的接触面积小,制冷效果较差;采用压缩机制冷的设备,重量比较大,每台设备需要单独配备制冷单元,造价成本高。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辉,未经李俊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421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