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蛇行运动轨道车辆减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839086.7 | 申请日: | 2022-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63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农;罗亮;郑敏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9/22 | 分类号: | F16F9/22;F16F9/32;B60G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侯越玲 |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蛇行 运动 轨道 车辆 装置 | ||
1.一种抗蛇行运动轨道车辆减振装置,其包括:
减振器(1),用于提供抗蛇形运动的减振阻尼,
液压回路,用于连接两个减振器(1)中的至少四个腔室,
液压阀(8),设置在液压回路上,用于改变液压回路的构型以及调节减振器(1)输出的抗蛇形阻尼大小,
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1)至少包括第一减振器(1-1)和与第一减振器(1-1)并行设置的第二减振器(1-2),两个所述减振器(1)所构成的至少四个腔室按照两两相连的方式形成互不连通的至少两条液压回路,所述两个液压回路按照能够基于所述液压阀(8)改变回路构型的方式连通于所述液压阀(8),所述液压阀(8)内还设置有以改变所述液压回路中液压介质的流量大小的方式连通于所述液压回路的阻尼阀(12);两个减振器(1)均沿车辆的长度方向按照相互并行的方式设置在车辆纵向中心线(13)的两侧,减振器(1)中还包括减振器阀杆(2)和减振器缸体(3),减振器阀杆(2)连接于转向架(9),减振器缸体(3)连接于车体(10);所述减振器(1)还包括连接于车体(10)的减振器缸体(3)以及至少部分从所述减振器缸体(3)内延伸至减振器缸体(3)外并滑动连接于所述减振器缸体(3)的减振器阀杆(2),所述减振器阀杆(2)连接于转向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蛇行运动轨道车辆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器(1-1)中设置有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有杆腔室(4-1)的第一阀杆(2-1),所述第二减振器(1-2)中设置有与第一阀杆(2-1)的延伸方向呈反向/同向延伸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有杆腔室(4-2)的第二阀杆(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蛇行运动轨道车辆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器(1-1)的第一有杆腔室(4-1)和第一无杆腔室(5-1)分别按照能够将腔室内的液压介质通过液压管传递至液压阀(8)的方式连通于所述液压阀(8),所述第二减振器(1-2)的第二有杆腔室(4-2)和第二无杆腔室(5-2)亦分别按照能够将腔室内的液压介质通过液压管传递至液压阀(8)的方式连通于所述液压阀(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蛇行运动轨道车辆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阀(8)内设置有能够以改变液压回路构型的方式连通于所述液压回路的换向阀,所述液压回路在所述换向阀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连通第一有杆腔室(4-1)和第二无杆腔室(5-2)的第一液压回路(6),以及连通第一无杆腔室(5-1)和第二有杆腔室(4-2)的第二液压回路(7);
或者形成连通第一有杆腔室(4-1)和第一无杆腔室(5-1)的第一液压回路(6),以及连通第二有杆腔室(4-2)和第二无杆腔室(5-2)的第二液压回路(7);
或者形成连通第一有杆腔室(4-1)和第二有杆腔室(4-2)的第一液压回路(6),以及连通第一无杆腔室(5-1)和第二无杆腔室(5-2)的第二液压回路(7);
或者形成第一有杆腔室(4-1)、第二有杆腔室(4-2)、第一无杆腔室(5-1)和第二无杆腔室(5-2)任意互联的回路构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蛇行运动轨道车辆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回路上设置有能够以储存和释放液压介质来调整液压回路的压力的与所述液压回路连通的蓄能器(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蛇行运动轨道车辆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1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压回路(6)上的第一蓄能器(11-1)以及设置在第二液压回路(7)上的第二蓄能器(11-2),所述两个蓄能器(11)按照互不影响的方式相互独立地作用于每条液压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蛇行运动轨道车辆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阀(12)包括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液压回路(6)以及第二液压回路(7)上的第一阻尼阀(12-1)和第二阻尼阀(12-2),两个所述阻尼阀(12)按照改变液压回路中流量大小的方式相互独立地连通于第一液压回路(6)以及第二液压回路(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390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清洗的搪瓷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急落效果的背部肌肉锻炼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