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循环利用废料的多纤维品种紧密赛络纺纱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64650.3 | 申请日: | 202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36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侯芝富;潘静;宋新华;赵秀云;孙跃峰;朱洪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超越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D02G3/04;D01G11/00;D01G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8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利用 废料 纤维 品种 紧密 纺纱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循环利用废料的多纤维品种紧密赛络纺纱生产线,包括控制系统、混棉系统、开棉机、给棉机、成卷机、梳棉机、并条系统、粗纱机、细纱机、络筒装置、并条系统废棉收集系统、粗纱机废棉收集装置、细纱风棉收集装置、废料并条撕断装置;混棉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混棉盘组、第一抓棉机、打包机、第二抓棉机、多仓混棉机以及设置在打包机一侧的合毛机;废料并条撕断装置分别与并条系统废棉收集系统、粗纱机废棉收集装置、细纱风棉收集装置相连;废料并条撕断装置与混棉盘组的混棉圆盘相连。本实用新型生产线可回收利用废棉,做到了原料再生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各种性质的差异,最终形成的纱线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循环利用废料的多纤维品种紧密赛络纺纱生产线。
背景技术
腈纶纤维柔软质轻,保暖性好,但由于纤维吸湿性差,不耐磨,在使用过程中静电和起毛起球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体感舒适度和外观效果。双抗腈纶是一种改性腈纶纤维,具有抗起毛,抗起球功能,可纯纺或混纺,生产的纱线与普通腈纶比具有良好服用效果,是制作儿童及老年保暖内衣的理想面料。
蚕丝是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被人们称为“纤维皇后”。蚕丝富含与人体皮肤相类似的氨基酸成分与蛋白质。它的结构、成分与其它纤维不同,它不仅具有轻、柔、韧、光、洁的特点,而且还有较强的吸湿性。透气性、耐磨性、防皱性和耐燃性。尤其是结构中的“丝素”成分,对人体皮肤有很好的美容滋润功效。以蚕丝料、填充物制作的产品,可以让皮肤自由地排汗,保持皮肤清洁,令人倍感舒适。蚕丝纤维有较强的吸湿排湿功能蚕丝内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手感柔软而有弹性,精炼脱胶后的蚕丝,表面平滑均匀,光洁雅致。蚕丝中的“亲水侧边氨基酸”具有超强的排湿功能(其排湿力为棉的1.5倍) ,使得蚕丝成为唯一能防需变的天然纤维。绢丝来源于蚕丝,是天然蛋白质纤维,一直以来都是高档纺织原料,纤维具细而柔软,平滑、富有弹性,光泽好,吸湿性强,穿着柔软舒适,同时,丝中成分复杂,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在接触人体皮肤的时候,可增进人体细胞活力,具有良好亲肤性,有益于身体健康。
虽然莫代尔纤维虽然透气性、吸水性很好,而且具有棉的柔软、丝的光泽、麻的滑爽,但是却极容易变形,而且不但成本要比普通棉价要高,耐磨性也比较差。双抗腈纶其性能很像羊毛,但弹性要比羊毛的好得多,在伸长20%的情况下,回弹率还可以保持在65%左右。腈纶面料是人工化学材质,可人造的产品其性价比一般较高,当然也有一定劣势。比如腈纶面料不可直接贴身穿着,没有天然材质舒适。另外,虽然腈纶服饰可塑造型强,更自由的设计出时尚的造型,但腈纶属于短纤维,而短纤维是容易起球的。因此质量差的腈纶面料用久了就有一个个的小绒球,显得很难看,因此现在很多腈纶毛衣都会参杂部分羊毛,来防止起球的现象。绢丝缺点洗后易收缩、尺寸不稳定等,而且绢丝纤维静电大,纤维抱合力差,难以单独成网成条。莫代尔、双抗腈纶、桑蚕丝纤维干断裂强度、干断裂伸长率、体积比电阻、回潮率等性质差别较大,造成形成的纱线质量差,所以市面上缺乏三种原料混纺的纱线。
此外,现有技术中,纺纱产生大量的废料,没有得到自动化充分的回收利用方法,浪费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全流程智能可循环利用废料的多纤维混纺紧密赛络纺纱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可循环利用废料的多纤维品种紧密赛络纺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及与控制系统相连的混棉系统、开棉机、给棉机、成卷机、梳棉机、并条系统、粗纱机、细纱机、络筒装置、并条系统废棉收集系统、粗纱机废棉收集装置、细纱风棉收集装置、废料并条撕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超越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超越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646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