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循环利用废料的多纤维品种紧密赛络纺纱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64650.3 | 申请日: | 202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36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侯芝富;潘静;宋新华;赵秀云;孙跃峰;朱洪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超越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D02G3/04;D01G11/00;D01G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8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利用 废料 纤维 品种 紧密 纺纱 生产线 | ||
1.可循环利用废料的多纤维品种紧密赛络纺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及与控制系统相连的混棉系统、开棉机(1)、给棉机(2)、成卷机(3)、梳棉机(4)、并条系统(5)、粗纱机(6)、细纱机(7)、络筒装置(8)、并条系统废棉收集系统(9)、粗纱机废棉收集装置(10)、细纱风棉收集装置(11)、废料并条撕断装置(12);
所述混棉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混棉盘组(13)、第一抓棉机(14)、打包机(15)、第二抓棉机(17)、多仓混棉机(18)以及设置在打包机(15)一侧的合毛机(16),第一抓棉机(14)与合毛机(16)相连,合毛机(16)与第二抓棉机(17)相连;
混棉盘组(13)包括若干环状阵列的混棉圆盘;第一抓棉机(14)抓取原料时,每次在混棉盘组(13)的各混棉圆盘环依次抓取一层原料,以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通过第一抓棉机(14)将混棉圆盘的物料抓取后送入打包机(15)形成若干第一混料包,通过第一抓棉机(14)抓取后各第一混料包的物料放入合毛机(16)合毛,合毛完成后再次进入打包机(15)打包形成若干第二混料包,通过第二抓棉机(17)抓取各第二混料包内的物料进入多仓混棉机(18),实现混棉;
多仓混棉机(18)、开棉机(1)、给棉机(2)、成卷机(3)、梳棉机(4)、并条系统(5)、粗纱机(6)、细纱机(7)、络筒装置(8)依次相连;成卷机(3)的成卷罗拉上设有加温棒;细纱机(7)采用四罗拉紧密纺,小罗拉直径为Ф18.9mm;
并条系统废棉收集系统(9)与并条系统(5)相连,粗纱机废棉收集装置(10)与粗纱机(6)相连,细纱风棉收集装置(11)与细纱机(7)相连;
废料并条撕断装置(12)分别与并条系统废棉收集系统(9)、粗纱机废棉收集装置(10)、细纱风棉收集装置(11)相连;废料并条撕断装置(12)与混棉盘组(13)的混棉圆盘相连;
废料并条撕断装置(12)为去掉四根并条皮辊的最前边皮辊的废料并条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废料的多纤维品种紧密赛络纺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条系统(5)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并条机(51)、第二并条机(52)、第三并条机(53);梳棉机(4)与第一并条机(51)相连;第三并条机(53)与粗纱机(6)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环利用废料的多纤维品种紧密赛络纺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并条系统废棉收集系统(9)包括第一并条机废棉收集装置(91)、第二并条机废棉收集装置(92)、第三并条机废棉收集装置(93);第一并条机废棉收集装置(91)与第一并条机(51)相连;第二并条机废棉收集装置(92)与第二并条机(52)相连;第三并条机废棉收集装置(93)与第三并条机(53)相连;第一并条机废棉收集装置(91)、第二并条机废棉收集装置(92)、第三并条机废棉收集装置(93)分别与废料并条撕断装置(12)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废料的多纤维品种紧密赛络纺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纱机(6)为BHFA497型粗纱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废料的多纤维品种紧密赛络纺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纱机(7)为FA506型细纱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废料的多纤维品种紧密赛络纺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络筒装置(8)为QPRO-60型自动络筒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废料的多纤维品种紧密赛络纺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梳棉机(4)为A186G梳棉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废料的多纤维品种紧密赛络纺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仓混棉机(18)为FA022-6型多仓混棉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废料的多纤维品种紧密赛络纺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开棉机(1)为FA106型开棉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废料的多纤维品种紧密赛络纺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卷机(3)为A076E成卷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超越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超越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646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