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过滤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55550.4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79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冯宗彬;章国军;赵志兴;高其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资顺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B01D63/04;B01D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孙莉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单元 | ||
1.膜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过滤单元包括上下两个集成端盖(1)、位于集成端盖(1)之间的若干膜壳组件(2)、用以连接集成端盖(1)和膜壳组件(2)的V型槽卡盘(3);
所述集成端盖(1)设有相互独立的外腔体(101)和内腔体(102),所述外腔体(101)的一侧设有第一进出口(103),所述内腔体(102)的一侧设有第二进出口(104),所述第一进出口(103)、第二进出口(104)的朝向相反,所述内腔体(102)设有与第二进出口(104)相通的第一气道(102-1)、以及若干体积相等的集气室(102-3),所述集气室(102-3)与第一气道(102-1)之间通过分气口(102-2)连接,若干所述集气室(102-3)的下方设有曝气口(105),所述集气室(102-3)内设有能够产生体积恒定大气泡的集气结构;
所述膜壳组件(2)的内部设有环状分布的中空纤维膜丝(210),所述中空纤维膜丝(210)将膜壳组件(2)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内腔以及外腔,所述膜壳组件(2)在外腔上下端面设有与外腔体(101)接通的布水槽环(203),所述膜壳组件(2)在内腔的上下端面处分别设有上集水腔(207)、下集水腔(206),所述上集水腔(207)、下集水腔(206)之间通过中心管(205)连通,所述内腔的下端面设有第二气道(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端盖(1)和膜壳组件(2)之间通过O形圈(4)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端盖(1)以多个单体端盖阵列排布的方式集成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过滤单元中膜壳组件(2)的数量为四,或者二的整数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膜过滤单元与外界管路之间通过柔性的拷贝林卡套(80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膜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端盖(1)的第一进出口(103)和第二进出口(104)均连接有电磁阀(806),所述电磁阀(806)与控制柜(805)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上的所述集成端盖(1)的第一进出口(103)连接有原水进水总管(801),在上的所述集成端盖(1)的第二进出口(104)连接有出水总管(802),所述出水总管(802)的另一端与清水池连接,在下的所述集成端盖(1)的第一进出口(103)连接有总排污管路(803),在下的所述集成端盖(1)的第二进出口(104)连接有进气总管(8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资顺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资顺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555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下一篇:一种电液伺服阀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