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接装置及单体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68189.1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45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乾坤;汪常;刘小安;黄黎明;刘玮勇;王秀华;袁斐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46 | 分类号: | B23K26/346;H01M50/54;H01M50/534;H01M50/536;H01M10/058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于丽平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装置 单体 电池 | ||
1.一种焊接装置,用于焊接电芯极耳(501),电芯(50)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极片(10),所述极片(10)包括集流体(101)以及附着于所述集流体(101)两侧的活性材料层,所述集流体(101)包括高分子膜(1011)和两层金属层(1012),两层所述金属层(1012)分别连接于所述高分子膜(1011)的两侧并位于所述高分子膜(1011)与所述活性材料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装置包括:
供料单元,用于供给所述电芯(50);
预焊组件(3),位于所述供料单元的下游,用于对同一所述电芯(50)内多个同极性的所述极片(10)的极片极耳(102)进行超声波焊接,以形成所述电芯极耳(501);
终焊组件(4),位于所述预焊组件(3)的下游,用于对所述电芯极耳(501)进行激光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装置还包括预热组件,所述预热组件位于所述预焊组件(3)和所述终焊组件(4)之间,所述预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电芯极耳(5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焊组件(3)包括超声波焊头(31),所述超声波焊头(31)的底面凸出设置有多个抵压部(311),所述抵压部(31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极片极耳(102)接触的抵压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单元包括极片供给组件(1)和叠片组件(2),所述极片供给组件(1)用于供给所述极片(10),所述叠片组件(2)位于所述极片供给组件(1)的下游,用于将多片所述极片(10)叠片,以形成所述电芯(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供给组件(1)包括供料辊(11)、涂布组件(12)以及成型模块(13),所述供料辊(11)用于供给集流体带料(100),所述涂布组件(12)位于所述供料辊(11)下游,并用于向所述集流体带料(100)的两侧涂布活性材料,以形成所述活性材料层,所述成型模块(13)位于所述涂布组件(12)下游,能够裁切和模切带有所述活性材料层的所述集流体带料(100),以形成所述极片(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供给组件(1)还包括烘干组件(14),所述烘干组件(14)位于所述涂布组件(12)与所述成型模块(13)之间,用于烘干所述活性材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供给组件(1)还包括辊压组件(15),所述辊压组件(15)位于所述烘干组件(14)与所述成型模块(13)之间,用于辊压带有所述活性材料层的所述集流体带料(100)。
8.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0)和置于所述壳体(20)内的电芯(50),所述壳体(20)上绝缘连接有两个极柱(30),所述电芯(50)上的两个电芯极耳(501)应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焊接装置焊接形成,两个所述电芯极耳(501)与两个所述极柱(30)一一对应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的端面上间隔凹设有两个避让槽(201),两个所述极柱(30)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避让槽(201)内,两个所述避让槽(201)均沿第一方向贯通所述壳体(20)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端面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极耳(501)上形成有均沿所述电芯极耳(501)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激光焊接轨迹(401)和两条第二激光焊接轨迹(402),所述第一激光焊接轨迹(401)呈正弦摆动状,所述第二激光焊接轨迹(402)呈螺旋状,两条所述第二激光焊接轨迹(40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激光焊接轨迹(401)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所述第二激光焊接轨迹(402)至少覆盖部分第一激光焊接轨迹(4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681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