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通量超薄切片染色单元及液路式自动染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603981.9 | 申请日: | 2022-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42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梁静南;李春立;罗元明;樊峥;赵彤;张晓兰;王前;孙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1/31 | 分类号: | G01N1/31;G01N35/00;G01N23/20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田律师事务所 11941 | 代理人: | 姜义民 |
| 地址: | 10002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量 超薄 切片 染色 单元 液路式 自动 装置 | ||
1.高通量超薄切片染色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染液槽、染液槽壁、染液槽底部、防护槽、防护槽壁;
所述染液槽是由染液槽壁构成的三面密闭上面开放的空间;
所述防护槽是由防护槽壁构成三面密闭上面开放的空间且大于染液槽的尺寸;
所述染液槽位于防护槽内。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超薄切片染色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染液外槽;所述染液外槽是由染液槽壁与防护槽壁之间形成的空间。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超薄切片染色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液槽壁的高度小于染液槽底面的长度;
所述染液槽底部的正投影图是圆形、方形或中间为长方形两端为弧形。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超薄切片染色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染液槽盖和载网架;
所述染液槽盖与染液槽的尺寸相匹配并能对染液槽实现密封;
所述载网架一端固定在染液槽盖上。
5.液路式自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高通量超薄切片染色单元、染液槽底部液体口、防护槽底部液体口;
所述染液槽底部液体口设置在染液槽底部的最低处;
所述防护槽底部液体口设置在防护槽底部的最低处;
所述防护槽底部液体口设置在染液槽底部液体口的正下方。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液路式自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液体瓶、第一液体输液管、第二液体瓶、第二液体输液管、第三液体瓶、第三液体输液管;
所述第一液体输液管一端连通第一液体瓶和第三液体瓶,其通过防护槽另一端设置在染液槽底部液体口下;
所述第二液体输液管一端连接第二液体瓶和第三液体瓶,其通过防护槽另一端设置在染液槽底部液体口下;
所述第三液体输液管一端连接第三液体瓶,其通过防护槽另一端设置在染液槽底部液体口下。
7.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液路式自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染液槽输气管、防护槽输气管、气路;
所述染液槽输气管一端与气路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染液槽壁上端伸入染液槽内;
所述防护槽输气管一端与气路相连,另一端通过防护槽壁上端伸入防护槽壁与染液槽壁之间;
所述气路的第一端口分别与第一液体输液管和第三液体输液管相连通;气路的第二端口分别与第二液体输液管和第三液体输液管相连通;气路的第三端口与气源相连通。
8.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液路式自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液池;
所述废液池连通防护槽底部液体口,用于接收排出的液体。
9.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液路式自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带;
所述加热带设置防护槽壁外,用于对整个装置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039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木门板加工定位用装夹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丝折弯试验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