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仪表板管梁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495051.6 | 申请日: | 2022-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24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恒;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14 | 分类号: | B62D25/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仪表板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仪表板管梁安装结构,包括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和两个A柱下内板总成;在两个所述A柱下内板总成相对的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管梁安装构件,在所述管梁安装构件上设有安装定位孔;一仪表板管梁本体的两端分别与一管梁安装构件配合连接;在所述仪表板管梁本体端部的径向设有用于安装仪表板的安装定位销;一连接支架总成连接在仪表板管梁本体和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之间;在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靠近仪表板管梁本体的板面上设有连接支架安装孔,在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的该板面的翻边上设有多个用于仪表板配合连接的卡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优异的装配性,并能够更好的控制仪表板与周围零部件的DTS间隙段差,提升外观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装饰,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仪表板管梁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板位于驾驶室最前部,驾驶员触手可及,是驾驶室内最引人注目的部件。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美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仪表板管梁安装结构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仪表板的装配难易程度和装配精度,最终反映了汽车内饰的美观性。
因此,研究一种合适的汽车仪表板管梁安装结构,在保证仪表板从预装到调试整个装配过程具备良好的装配操作性且装配简单的同时,能更好的控制仪表板与周围零部件的DTS(设计公差规范)间隙段差,让分缝均匀美观。
CN 108248696A公开了“一种仪表板管梁安装结构和汽车”,仪表板管梁安装结构包括A柱内板,以及位于A柱内板一侧的管梁安装板,在管梁安装板和A柱内板上设有贯穿两者的管梁安装孔,还包括相对于管梁安装板,位于A柱内板另一侧的纵梁,于管梁安装板和A柱内板之间,以及于A柱内板和纵梁之间分别围构有置于A柱内板两侧的第一腔体。其通过在管梁安装板和A柱内板之间,以及A柱内板和纵梁之间分别围构形成第一腔体,能够利用腔体结构强度高的特点,提高仪表板管梁安装处的结构强度,提升仪表板管梁的模态,同时也可提高车门A柱区域车门铰链及车门限位器安装点的结构强度,进而可提升整车品质。
CN214189812U公开了“一种仪表板横梁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支架、定位调节组件以及仪表板横梁,安装支架设于A柱内板的内侧,定位调节组件包括加强板以及固定元件,加强板贴合设置在安装支架的后侧壁面,且能够相对于安装支架沿汽车的宽度方向上滑动,当加强板沿汽车的宽度方向移动到特定位置时,利用固定元件将仪表板横梁、安装支架和加强板固定在一起。该仪表板横梁安装结构可以改善仪表板与车身匹配关系,解决仪表板与车身匹配左右间隙不一致问题,提升感官品质。
毫无疑问,上述两份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失为所属技术领域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仪表板管梁安装结构,其具有优异的装配性,并能够更好的控制仪表板与周围零部件的DTS(设计公差规范)间隙段差,提升外观品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仪表板管梁安装结构,包括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和两个分别与其左右两端固定连接的A柱下内板总成,其特征是:在两个所述A柱下内板总成上设有两个用于安装仪表板管梁本体的第一安装孔,在两个所述A柱下内板总成相对的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管梁安装构件;在两个所述管梁安装构件上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安装仪表板的安装定位孔和两个用于安装仪表板管梁本体的第二安装孔;一仪表板管梁本体的两端分别与一管梁安装构件配合连接;在所述仪表板管梁本体端部的径向设有用于安装仪表板的安装定位销,在所述安装定位销上设有限位台阶;一连接支架总成连接在仪表板管梁本体和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之间;在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靠近仪表板管梁本体的板面上设有连接支架安装孔,在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的该板面的翻边上设有多个用于与仪表板配合连接的卡接结构。
进一步,在所述仪表板管梁本体左侧位置还设有转向柱下安装支架总成,在所述仪表板管梁本体的两端还设有仪表管梁安装支架,在仪表管梁安装支架上设有四个与仪表板管梁本体配合的安装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和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与四个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栓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95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弯折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箱梁转运用轨道运输子母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