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大滑块内置斜顶脱模机构汽车手套箱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54898.X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73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燕;李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燕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26;B29C45/72;B29C45/73;B29C45/64;B29C45/4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大滑块 内置 脱模 机构 汽车 手套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大滑块内置斜顶脱模机构汽车手套箱模具。本实用新型,包括注塑下模和注塑上模,所述的注塑上模底部设有成型凹部,所述的注塑下模上设有成型凸部。本实用新型在注塑过程中,将注塑下模和注塑上模相互靠近,使得成型凹部与成型凸部相抵接配合形成完整的型腔,熔融物料通过注塑件注入至型腔内,进行注塑,在注塑过程中,内置斜顶脱模组件位于型腔两侧,不影响塑件的成型,注塑完成后,开模,移动内置斜顶脱模组件,通过内置斜顶脱模组件将成型后的塑件从两侧进行同步斜顶脱模,避免在脱模过程中与注塑下模发生卡壳,脱模效果和精度较高,塑件的质量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大滑块内置斜顶脱模机构汽车手套箱模具。
背景技术
手套箱,是汽车驾驶舱内集成在仪表板上的一个储物空间,多位于副驾驶的腿部位置;早期专供驾驶人放置手套因而得名,手套箱在面包车通常是敞开的结构,而多数乘用车的手套箱则带有可供关闭的盖;在有的车型中,还可以通过车钥匙来上锁。汽车手套箱通过注塑成型制成,现有的汽车手套箱注塑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开模后产品容易与模具发生卡壳,脱模效果和精度较为一般,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手套箱内斗成型模具[申请号:201120507086.9],包括下模以及与下模相匹配的上模,所述下模和上模均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成型区域,其中所述下模还设置有多个进胶镶块,所述进胶镶块通过注胶流道与所述下模的成型区域相连通。但是该方案在生产过程中,开模后产品让然容易与模具发生卡壳,脱模效果和精度较为一般,存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大滑块内置斜顶脱模机构汽车手套箱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大滑块内置斜顶脱模机构汽车手套箱模具,包括注塑下模和注塑上模,所述的注塑上模底部设有成型凹部,所述的注塑下模上设有成型凸部,所述的成型凹部与成型凸部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所述的注塑下模上还设有可沿靠近或远离成型凹部一端做往复直线运动的内置斜顶脱模组件,所述的内置斜顶脱模组件与成型凸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注塑上模上方设有注塑件,所述的注塑件与成型凸部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具有大滑块内置斜顶脱模机构汽车手套箱模具中,所述的内置斜顶脱模组件包括设置于注塑下模上的若干内置斜顶大滑块,所述的若干内置斜顶大滑块沿注塑下模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的内置斜顶大滑块与注塑下模相滑动配合。
在上述的具有大滑块内置斜顶脱模机构汽车手套箱模具中,所述的成型凹部与成型凸部分别与内置斜顶大滑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注塑下模上设有斜顶连接部,所述的斜顶连接部与内置斜顶大滑块相连。
在上述的具有大滑块内置斜顶脱模机构汽车手套箱模具中,所述的斜顶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注塑下模上的斜顶连接杆,所述的斜顶连接杆与内置斜顶大滑块相连,所述的斜顶连接杆呈倾斜设置。
在上述的具有大滑块内置斜顶脱模机构汽车手套箱模具中,所述的成型凹部包括设置于注塑上模底部的成型凹面,所述的成型凸部包括设置于注塑下模上的成型凸面,所述的成型凹面与成型凸面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
在上述的具有大滑块内置斜顶脱模机构汽车手套箱模具中,所述的注塑上模上设有上对位侧块,所述的注塑下模上设有下对位侧块,所述的上对位侧块与下对位侧块相卡接配合。
在上述的具有大滑块内置斜顶脱模机构汽车手套箱模具中,所述的注塑件包括设置于注塑上模上方的注塑主板,所述的注塑主板内设有注塑机对位筒。
在上述的具有大滑块内置斜顶脱模机构汽车手套箱模具中,所述的注塑主板与注塑上模之间设有注塑管固定板,所述的注塑管固定板内设有注塑管,所述的注塑管与注塑机对位筒相连通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燕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燕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548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条搬运装置和插膜设备
- 下一篇:一种容器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