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罐电磁阀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28913.3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07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董双涛;张玉朋;万心东;王文龙;罗浦文;要新华;戴维维;尚飞;黄永;许凯;李东锋;佘彩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K47/02;F16K27/00;F02M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郑艳;龙洪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阀 车辆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罐电磁阀及车辆。碳罐电磁阀包括:外壳;碳罐电磁阀本体,穿设于外壳;和吸音棉,位于外壳内,并填充于外壳与碳罐电磁阀本体之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罐电磁阀,相当于将碳罐电磁阀的主体包裹在一个密闭的空腔内,并在碳罐电磁阀本体与密闭空腔的腔壁之间填充吸音棉。这样,碳罐电磁阀本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一方面会被密闭空腔隔离,另一方面会被吸音棉所吸收,降低其辐射到外壳外部的能量,从而解决碳罐电磁阀本体的噪音问题。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碳罐电磁阀降噪技术,尤指一种碳罐电磁阀及车辆。
背景技术
碳罐电磁阀作为发动机汽油蒸发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安装在汽车的油箱和发动机之间。汽油作为一种容易挥发的液体,在常温下尤其是夏天,其容易蒸发形成蒸汽充斥在油箱之中。碳罐电磁阀的主要作用是:在发动机熄火以后,吸附油箱中蒸发出来的汽油蒸汽,暂时被碳罐里面的活性炭吸附,防止其进入大气中污染空气。在发动机启动以后,利用发动机和碳罐管路的真空,将储存的汽油蒸汽送到发动机中进行燃烧。
由于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燃油方面的法规加强,原本在怠速工况下不开启或开启流量小的碳罐电磁阀,技术升级为怠速工况常开或大流量开启,致使碳罐电磁阀噪声已经在整车噪音上突显出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罐电磁阀,可以降低碳罐电磁阀的运行噪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罐电磁阀,包括:外壳;碳罐电磁阀本体,穿设于所述外壳;和吸音棉,位于所述外壳内,并填充于所述外壳与所述碳罐电磁阀本体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罐电磁阀,包括外壳、碳罐电磁阀本体和吸音棉。碳罐电磁阀本体用于实现碳罐电磁阀在汽油蒸发控制系统中的功能。外壳用于承载碳罐电磁阀本体和吸音棉。吸音棉位于外壳内,并填充在外壳与碳罐电磁阀本体之间,包裹碳罐电磁阀位于外壳内的部分。这相当于将碳罐电磁阀的主体包裹在一个密闭的空腔内,并在碳罐电磁阀本体与密闭空腔的腔壁之间填充吸音棉。这样,碳罐电磁阀本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一方面会被密闭空腔隔离,另一方面会被吸音棉所吸收,降低其辐射到外壳外部的能量,从而解决碳罐电磁阀本体的噪音问题。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与所述碳罐电磁阀本体之间设有第一减振结构。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碳罐电磁阀本体包括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与多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并穿设于对应的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减振结构包括第一减振垫,所述第一减振垫套设于所述连接管,并夹设在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外壳之间。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振垫包括:减振主体,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上,并夹设在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外壳之间;第一减振环,与所述减振主体的轴向一端相连,并位于所述外壳内;和第二减振环,与所述减振主体的轴向另一端相连,并位于所述外壳外,且所述第二减振环、所述减振主体以及所述第一减振环围设出限位槽,所述外壳的一部分插设于所述限位槽。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多个所述连接管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电接插管,所述进气管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出气管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电接插管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电接插管与所述外壳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减振垫。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设有安装凸部,所述安装凸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第二减振结构。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减振结构包括第二减振垫,所述第二减振垫设有插接孔。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与所述第二减振垫接触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28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储物盒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灌溉用蓄水装置